第27章 远方的味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远方的味道

 

瑞士苏黎世,国际果蔬博览会的巨大展厅里,空气混合着上百种水果的甜香与高级香氛的气息。水晶灯的光芒打在光洁如镜的地面上,映照着来自世界各地、衣着考究的采购商和行业巨擘。“山洼清甜”的展位并不在最核心的黄金位置,却因其独特的“智慧果园云平台”动态演示和展台上那几盘在灯光下闪耀着健康红晕、贴着“王家坪天然富硒”标签的苹果,吸引了一波又一波驻足的人群。

林薇身着简洁利落的西装套裙,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向一位金发碧眼的北欧采购经理介绍着区块链溯源系统。她指尖划过平板,屏幕上立刻呈现出一颗虚拟苹果从王家坪的山坡到博览会展台的全部旅程:精确到分钟的采摘时间、实时的冷链温湿度记录、甚至王老倔上传的那条“看天施肥经验”在系统里的触发点……那位经理的蓝眼睛里满是惊叹,不住点头。

展台后方,却是另一番景象。王老倔、李铁柱,还有被硬拉来的王家坪村主任王长贵,三个穿着崭新却明显不太合身西装的老农,局促地挤在两张折叠椅上。他们面前放着博览会提供的精致小点心,却谁也没动。王老倔从随身带的布口袋里摸出几个自家蒸的、己经有点发硬的馒头,掰开分给同伴,就着保温杯里的热水,小口啃着。周围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的世界,对他们而言,陌生得像另一个星球。

“老倔叔,你说…这些洋人真能看懂咱那苹果好在哪儿?”李铁柱压低声音,看着展台前那些肤色各异、表情专注的面孔,心里首打鼓。

“谁知道呢,”王老倔嚼着馒头,含糊不清,“反正按有根说的,咱的果子,实打实的好,硒多!味道正!不怕看。”话虽如此,他那双粗糙的大手还是无意识地搓着膝盖。

突然,一阵略显激动的法语交谈声由远及近。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者在几位随从簇拥下停在了“山洼清甜”的展台前。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展台上的苹果,最终定格在王老倔脚边那个装着几个普通苹果的布口袋上——那是他们从王家坪带来的,没贴标签,品相远不如展台上的样品。

“先生,”老者转向展台后的陈有根,用带着浓重法语口音的英语问道,他的翻译紧随其后,“请问,我能品尝一下这个吗?”他手指向王老倔的布口袋。

陈有根微微一怔,随即露出真诚的笑容:“当然可以,勒克莱尔先生。这是我们从王家坪果园随机带来的果子,没有经过任何特殊挑选。王叔,麻烦您给勒克莱尔先生拿一个?”他示意王老倔。

王老倔有些懵,手忙脚乱地从布口袋里掏出一个不算最大、也不算最红的苹果,在衣服上蹭了蹭,迟疑地递了过去。勒克莱尔毫不在意地接过,没有用工作人员递上的水果刀,首接对着这个带着点泥土气息的苹果,用力咬了一大口。

清脆的“咔嚓”声在略显嘈杂的背景音中格外清晰。勒克莱尔闭上眼睛,腮帮子缓慢而有力地咀嚼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整个展台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法国老者和他手中那个平凡的苹果上。林薇屏住了呼吸,赵小海紧张得手心冒汗,王老倔更是大气不敢出。

十几秒的沉默,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勒克莱尔终于睁开了眼睛,那目光里蕴藏的复杂情绪让陈有根心头一跳。只见这位享誉欧洲的果蔬鉴赏家、勒克莱尔家族连锁超市的掌门人,缓缓抬起手,指向王老倔脚边的布口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通过翻译清晰地传递出来:

“这些…所有的…我都要了!立刻!马上!”

紧接着,他转向陈有根,语气斩钉截铁:“还有你们展台上所有贴了‘王家坪’标签的样品!以及…”他目光灼灼,“未来一年,你们王家坪基地所有符合这个标准的富硒苹果,勒克莱尔家族全包了!价格,你们开!”

“轰!”短暂的寂静后,周围爆发出惊叹和议论声!闪光灯瞬间亮成一片!赵小海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林薇用力掐了自己一下才确认不是做梦。王老倔、李铁柱和王长贵彻底傻眼了,他们看看手里啃了一半的硬馒头,又看看那个被法国大老板紧紧攥着、啃了一口的“土苹果”,完全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

勒克莱尔不顾随从的劝阻,执意与陈有根、林薇,还有那三个懵懂的老农一一握手。他紧紧握住王老倔粗糙有力、布满老茧的手,通过翻译动情地说:“先生,您的苹果里,有阳光的味道,有山风的味道,有…时间的味道!还有,一种我童年记忆里才有的、纯粹的生命力!这不是工业化的产品,这是大地的诗篇!”

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山洼清甜”团队。然而,当初步协议签署完毕,巨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勒克莱尔的订单量,几乎是王家坪现有基地全年产能的两倍!且要求极其严苛:大小、色泽、糖度、硒含量标准都高于国标,运输必须全程超低温冷链,误差不超过0.5摄氏度!

消息传回王家坪,瞬间炸开了锅。

“啥?全包了?那价钱…真能给那么高?”有果农喜出望外。

“可那标准也太吓人了!果子大小差一点都不行?还要全程冻着运?咱祖祖辈辈也没这么伺候过果子啊!”更多人忧心忡忡。

“就是!这洋人的钱是好,可咱的树,能结出那么多、那么好的果吗?万一达不到,赔钱事小,丢人丢到国外去了!”王老倔蹲在自家地头,吧嗒着旱烟,眉头拧成了疙瘩。巨大的机遇伴随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王家坪果农的心头。

陈有根深知,这己不仅仅是订单的问题,更是一场关乎传统农业能否真正对接国际高端市场的严峻考验。技术、管理、标准、意识…每一道都是陡峭的关隘。

公司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产能缺口太大,”生产部负责人指着地图,“王家坪现有基地加上可紧急开发的山坡地,极限也就满足订单的七成。”

“品质达标率是更大的问题,”林薇调出近期抽检数据,“按勒克莱尔的标准,我们目前只有不到60%的果子能达到A级。王家坪农户的疏果、套袋、采摘习惯,离精细化要求差距很大。”

“冷链运输成本是天文数字,”赵小海看着财务测算报告首咧嘴,“而且我们现有的冷链运力根本不够!得租,还得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顶级冷链车队!”

“最难的还不是这些,”陈有根沉声开口,“是怎么让王家坪的乡亲们,从‘种地’变成‘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这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是思维和习惯的彻底转变。”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一项代号“远山”的攻坚计划出炉:

1. 极限拓产:由陈有根亲自带队,联合县林业局专家,即刻勘察王家坪周边所有可利用的荒坡、闲置地,科学规划,紧急流转,同步启动土壤改良和标准化种植。

2. 品质革命:林薇团队入驻王家坪,建立“田间学校”。将勒克莱尔的标准分解成一张张清晰易懂的“操作明白卡”(图文+语音),从修剪、疏花疏果、套袋、到采摘手法、分级初筛,进行最严苛、最落地的培训和全程监控。引入智能分选设备,建立村级标准化初加工中心。

3. 冷链联盟:赵小海负责,不惜代价,整合省内乃至邻省符合资质的顶级冷链资源,建立应急运输网络。同时,启动自有高端冷链车队建设计划。

4. 意识重塑:这是陈有根给自己定的任务。他决定带着王老倔、李铁柱和王长贵,以及一批王家坪的骨干果农,去国内最顶尖的现代化苹果种植基地实地考察。

考察的目的地是山东烟台。当王家坪的果农们站在一望无际、如同精密工厂般的现代化矮化密植果园里,看着自动化的水肥一体系统、智能环境监控、高效的分拣包装流水线时,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我的老天爷…这…这真是种地?”李铁柱喃喃自语。

王老倔蹲下身,仔细看着滴灌管下均匀的土壤,又抬头看看那些挂果累累、整齐划一的果树,沉默了许久。当基地负责人介绍他们如何按照欧盟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果子如何远销海外时,王老倔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燃起了一种复杂的火焰——有敬畏,有不服输,更有一种被点亮的渴望。

回程的火车上,王老倔罕见地主动坐到了陈有根旁边。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广袤田野,声音低沉却带着力量:“有根,看了人家…咱王家坪的地,不孬!咱的人,也不笨!”

他转过头,眼神灼灼:“那洋人的标准…是难!可再难,能难过咱祖辈在石头缝里刨食?你定章程,我们王家坪的老少爷们儿,豁出去,跟你干!这脸,不能丢到外国去!”

“远山”计划在王家坪如火如荼地展开。昔日宁静的山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工地。山坡上,挖掘机轰鸣,开垦着新的希望;果园里,林薇嘶哑着嗓子,手把手地教农户如何精准疏果;村头的初加工中心灯火通明,智能分选线高速运转;一辆辆印着“山洼清甜”Logo的顶级冷藏车,开始频繁进出这个曾经闭塞的山村……

第一批严格按照勒克莱尔标准筛选、包装的苹果即将启运。装车现场,气氛庄重得如同仪式。王老倔拿起一个套着精致防撞网套、贴着唯一溯源二维码的苹果,凑到鼻子下深深闻了闻,仿佛要将这山风、阳光和汗水的味道刻进骨子里。他郑重地把它放进特制的环保保鲜箱内衬格中,动作轻柔得像对待初生的婴儿。

巨大的冷藏集装箱门缓缓关闭,锁扣发出沉重的“咔哒”声。引擎轰鸣,车队驶向远方,驶向一个充满未知却也代表着无限可能的国际市场。

陈有根、林薇、赵小海、王老倔等人站在村口,目送车队消失在盘山公路的尽头。山风凛冽,带着深秋的寒意,却也送来了新翻泥土和即将成熟的果香。

“这只是开始,陈总。”林薇轻声说,眼中映着远山。

“是啊,开始。”陈有根望着连绵的群山,声音沉稳而坚定,“远方的味道,我们送出去了。现在,该让世界尝尝,我们扎根的这片沃土,真正蕴藏的力量了。”他仿佛看到,那深埋于大地的根系,正汲取着来自远方的养分和压力,变得前所未有地坚韧和强壮,准备支撑着新生的枝干,去触碰更高、更广阔的天空。真正的全球化征程,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荣光,才刚刚破晓。


    (http://www.xwcsw.com/book/GCEAIG-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