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袁术召集手下的精兵强将,主要的议题就是——怎样打败吕布?
怎样打败吕布?
手底下众人,没一个敢吭声的。
当今天下,还有谁敢说这话?也就只有眼前这位,袁氏当代最显赫的人物,汝南袁术了!
没人开口建议,那就只有袁术自己说了。
袁术也想趁机让手下的人看看,他袁家人才辈出,并不比他们差!
“吕布要想进攻南阳,必经之路是从弘农郡南下,经熊耳山隘口,进入南阳。过熊耳山隘口之前,有一卢氏县,是最佳的大军屯驻之所。”
“所以我料定,吕布大军定然驻扎卢氏县,然后派先锋过熊耳山,攻取丹水析县。再接应大军过熊耳山,于析县囤积力量,一举来攻宛城。”
说完,得意的扫视全场,想看看有谁不服?
袁术自己觉得,他这番推演就是最佳进攻路径了,不可能再有别的。
这时,华歆说话了。
他身为袁术帐下最聪明的谋士,也不能眼看着袁术因为自大,而堕入深渊。
“主公,丹水并不流经宛城,并非最佳进兵路线。这条路,只是行人来往,图的是路途最近。”
“凡大军进兵,最先考虑的必是粮草输送的问题。从卢氏县经熊耳山隘口过来,一路都是山路,没有水路,粮草会很难运达。”
“吕布虽傻,毕竟也是名将,估计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袁术本来信心满满,一顿慷慨激昂的分析,自认为算无遗策。结果却被华歆评价,是个错误。
这让袁术的有点恼羞成怒。
凭什么你们说就对,我说的就是错误?
“华歆,你太过分了!你说吕布那样的傻子,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是在暗讽我,比吕布那个傻子还要更傻吗?”
华歆自知失言,不敢多说。
虽然他并没有那个意思,但他的话,推导出来的,确实是这个意思。
袁术好不容易提出的敌情分析,一开口就被否了,气的暴跳如雷。
“你们说我不对,那你们倒是说呀,吕布到底会怎么进攻?”
孙策年轻气盛,沉不住气。
毕竟,他刚死了父亲,自己肩负着家族,和父亲旧部的期望。也需要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有能力,重新振兴孙家。
在这个时候,孙策站出来,开始了他的分析。
“按华歆大人的意思,宛城之中有白河,白河的上游有一片巨大的水泽,往来运送货物的船只很多。从这里,吕布可以轻松征集大量船只,运兵南下,首捣宛城!”
“所以我判断,吕布会先到洛阳,然后南下经过汝南,顺手抓了袁氏全族,来威胁主公。再之后,经南召,走白河,攻取宛城。”
……
袁术都无语了。
真要这样,吕布那也太无耻了!
光是听听这行军路线,就让人不寒而栗。
“放屁!这得绕多大一圈?就吕布那个脑子,他能绕路这么打仗吗?”
本来,孙策的分析,让所有人都是心中震惊。都在思考,如果吕布真这么打的话,要如何才能抵挡?
偏偏被袁术一句放屁给化解了。
现在大家想的不是抵抗吕布,而是在想要不要找个机会赶紧跑?继续跟着袁术,早晚一起玩儿完!
袁术见大家又不说话了,心中之火越烧越怒。
“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都听我的吧!”
“孙策,我拨给你五千兵马。你率领本部将校,去汝南,守住我袁氏一族的老家。”
“纪灵,我给你两万兵马,去析县。可伺机在熊耳山设伏,杀吕布一个措手不及!”
“我自坐镇宛城,随时准备调兵支援各处。”
安排完,大家也都准备散了。
这时,华歆突然开口请求。
“主公,我自从投效以来,还没有立过功劳。恳请主公让我跟孙策将军同去,为主公建立功勋!”
华歆一言,如同在湖面丢下一块巨石。
几个谋士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郑泰赶紧跟着说道:“还有我和荀攸,也愿跟孙策将军同去!”
这番踊跃请战,让袁术甚是安慰。他觉得自己这个主公当的,还是不错的,竟然有这么多人愿意为了他,主动求战。
只不过,孙策那边只有五千人马,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怎么可能把这么多的谋士,全都一股脑的放在孙策那边?那样岂不是全都白费了吗?
“这样,咱们雨露均沾。华歆跟孙策去汝南,郑泰你跟纪灵去析县,荀攸这位无双谋士,当然要跟在我身边。”
荀攸当场脸就绿了。
开一场军事会议,荀攸一言不发。这不代表他没有看法,只是不想跟袁术说一句。
现在倒好,袁术把他留在身边等死,这还能忍?
“袁太守,我认为此举不妥。”
袁术对荀攸的态度,还是不一样的。不仅仅因为荀攸是当世最顶尖的谋士,更因为他颍川荀氏,人才辈出,如日中天!
虽然不如他袁家,西世三公。但才名却远胜袁家,不得不服。
“公达有何指教?我愿洗耳恭听。”
荀攸气质儒雅,用谋不着痕迹,当即娓娓道来。
“纪灵是太守深为依赖的大将,应该留守宛城,随时准备出击,作为捅向敌人的致命一刀。”
“驻守析县这样的事,还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袁术纳闷了,自己手底下就这么一点人,还有什么合适人选?自己怎么不知道?
“公达所说之人是谁?”
荀攸回道。
“有一人号称京兆三休,乃是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此人无论名望,地位,还有对长安情况的了解,都是上上之选。”
袁术听明白了。
荀攸说的这个人是金尚。
金尚本来是要去兖州接任刺史职位的。之前的兖州刺史刘岱,被数十万黄巾攻城时杀害。
没等金尚走到半路,兖州刺史的位置,就被陈宫、鲍信联合推举曹操上位。朝廷任命的官员,比不过本地世家豪族推选的。关键是,兖州的数十万黄巾,是曹操一手平定的。
金尚根本没法去跟曹操抢刺史之位。
无奈之下,只能暂时住在南阳,进退两难。
听到荀攸的建议,袁术顿时狂喜,猛拍大腿。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
“要不是公达提醒,我差点忘了此人。”
“金尚率军驻守析县,确实要比纪灵更合适。以他的名望,击败吕布不在话下!”
见袁术采纳了他的建议,荀攸立刻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金尚不如吕布勇武,所以此战必须充分利用熊耳山的地势,以谋略胜之。”
“我愿随金尚同去,取吕布的项上人头回来见你。”
袁术大喜过望。
有如此多的贤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http://www.xwcsw.com/book/GCHHGC-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