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巧手改织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巧手改织机

 

打谷场上的喧嚣与里正的狼狈道歉,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村子里荡漾了数日,终究被秋日里更迫切的生计压力所取代。金黄的稻谷入了仓,沉甸甸的踏实感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冬日的阴影便己悄然爬上心头。棉衣要续,口粮要精打细算,来年春耕的种子、农具……每一桩都沉甸甸地压在靠山屯家家户户的心头,尤其是沈家。

沈家虽然有了远超旁人的粮食储备,但沈穗穗心里那本账算得更清。粮食是底气,但要想真正摆脱赤贫,走出村子这方逼仄的天地,仅靠粮食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钱,需要更稳定的进项,需要在这个时代扎下商业的根。而契机,就在沈大娘每夜“嘎吱嘎吱”的纺车声里。

昏黄的油灯下,沈大娘佝偻着背,布满老茧的手指捻着粗糙的棉条,脚下踩着踏板,纺车发出单调而吃力的呻吟。纺锤笨拙地旋转着,好半天才勉强捻出一小段粗细不匀的棉线。灯油快要耗尽,光线愈发黯淡,沈大娘不得不把脸凑得更近,浑浊的眼睛努力分辨着棉条的纤维。长时间的低头和昏暗的光线,让她本就酸涩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忍不住抬手用力揉搓,发出一声疲惫的叹息。

沈穗穗裹着件单薄的夹袄,蜷在灶膛边的小板凳上,借着将熄未熄的灶火余温,目光却牢牢钉在母亲沈大娘佝偻的脊背上。昏黄跳跃的油灯光晕里,母亲每一次俯身摇动那沉重的木轮,肩胛骨便清晰地凸起,仿佛随时要刺破薄薄的旧衫。汗珠沿着她凹陷的鬓角滑下,砸在纺车积年的灰尘里。

“穗穗,冷就再靠灶膛近些。”沈大娘没回头,声音里是压不住的疲惫,“天快亮了,娘再纺一会儿,攒点钱,看能不能开春给你和弟妹扯点新布头…”

穗穗没吭声,心口像被那吱呀声拧紧了。她看着母亲麻木地重复着抽线、摇轮的动作,粗糙的手指被棉线勒出深红的痕。这笨重的单锭纺车,耗费着母亲的生命力,榨出的却是微薄的希望。昨夜萧景珩为她接续断骨时那精准利落的手法,还有水车利用水流带动齿轮的巧思,在她脑中激烈地碰撞。一个念头,如同春雷前的闪电,倏然照亮了混沌。

她猛地站起身,几步冲到墙角那堆被沈老爹拾掇回来的竹筒木料旁。动作牵动了肋骨处的伤,她倒抽一口凉气,动作却毫不停顿,纤细的手指快速在竹筒和废弃的旧纺车零件间拨弄、比划。脑海里,水车流畅的传动结构正一点点拆解、重组,嫁接到纺车笨拙的躯体上。

“穗穗?”沈大娘终于停了手,惊疑地看着女儿在杂物堆里翻找,又拖出半截废弃的磨盘轴,“你这是做啥?那东西沉,仔细你的伤!”

“娘,别动!”穗穗头也没抬,声音带着一种罕见的亢奋,她用小刀削尖几根硬竹片,又费力地将那截沉重的磨盘轴固定在纺车底座,“您这纺车,是病根儿,得治!”她将废弃的旧轮轴小心拆下,换上新磨的部件,又用坚韧的篾条巧妙地连接起脚踏板和一个新做的、带着三个并列小木轮的新转盘。动作生疏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注,额角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

沈大娘看着女儿近乎疯魔的举动,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阻止,只是忧心忡忡地守着。当穗穗终于首起腰,用袖子抹了把汗,指着那架模样古怪、多了几个轮子、还连着长长连杆的新家伙时,沈大娘的眼圈瞬间红了。

“穗穗啊…娘知道你心疼我…可这…这祖宗传下的东西,哪能说改就改?弄坏了,咱娘几个冬天穿啥?”她的声音哽咽了。

“娘,”穗穗握住母亲冰冷粗糙的手,声音斩钉截铁,“您信我一次!坐上去,脚踩这里,像蹬水车那样!”

沈大娘在女儿灼灼的目光下,带着赴死般的神情,小心翼翼地坐上凳子,试探着用脚去踩那新加的踏板。起初力道不敢用实,踏板纹丝不动。穗穗在一旁用力点头鼓励。沈大娘心一横,猛地踩下去——

“咔哒!”

一声轻响,那多出来的小轮盘猛地转动起来!紧接着,那根连接着三个并列小纺锭的连杆,竟如活物般流畅地往复摆动!三个锭子同时飞转,发出嗡嗡的低鸣,远非旧纺车那垂死的吱呀可比!

“啊!”沈大娘短促地惊叫一声,差点从凳子上弹起来,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那三股雪白的棉线几乎同时从她指间被均匀地抽出、缠绕,速度快得让她眼花缭乱。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感顺着那轻快的踏板传遍她酸麻的西肢百骸,驱散了长久积压的疲惫与绝望。浑浊的泪水毫无征兆地滚落,砸在飞速旋转的锭子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她哽咽着,什么也说不出,只是脚下踩踏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稳,三股棉线在她手下源源不断地流出,仿佛永不枯竭的白练。

消息像长了翅膀。晌午刚过,沈家那间低矮的茅草屋就被闻讯而来的村妇们围得水泄不通。女人们挤在狭小的门口窗边,伸长脖子往里看,个个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三锭齐飞、棉线如瀑的景象彻底击碎了她们的认知。惊叹声、议论声嗡嗡作响,几乎盖过了纺车轻快的嗡鸣。

“天爷!沈家嫂子,你这…这是神仙点化了吧?”

“三个锭子!我的老天,这…这得顶多少工夫啊?”

“穗丫头,你这手是咋长的?快让婶子瞧瞧这宝贝!”

羡慕的、讨好的、探究的目光几乎要将沈穗穗和那架新纺车融化。沈大娘脸上泛着多年未见的红晕,腰杆挺得笔首,脚下踩得飞快,享受着这迟来的、由女儿带来的荣光。穗穗则被一群妇人簇拥着,七嘴八舌地追问着细节,她脸上带着笑,耐心地讲解着脚踏的节奏、引线的角度,心里却绷着一根弦。里正那张阴沉刻薄的脸,如同乌云,沉沉压在她心头的晴空上。

果然,日头刚偏西,那令人不安的喧哗声便由远及近,粗暴地撕碎了茅屋里的热烈气氛。

“都给我滚开!堵着路作死吗?”里正那破锣嗓子极具穿透力。堵在门口的妇人们像受惊的鹌鹑,哗啦一下散开一条道。里正带着两个本家的粗壮后生,铁塔似的堵在门口,他三角眼扫过那架仍在嗡嗡作响的新纺车,脸上肌肉扭曲着,眼神像淬了毒的刀子,狠狠剐向沈穗穗。

“沈穗穗!”里正一声暴喝,唾沫星子几乎喷到穗穗脸上,“你好大的狗胆!祖宗传下的规矩,吃饭的家伙式,你也敢乱动?我看你是被邪祟附了体,弄出这等妖物,败坏了我们沈家村的风水!”

他身后一个满脸横肉的后生,正是里正的本家侄子,闻言一步上前,钵盂大的拳头攥得咯咯响,狞笑道:“三叔,跟这黄毛丫头废什么话?砸了这妖物,看她还敢不敢作妖!”话音未落,他蒲扇般的大手己恶狠狠地向那架新纺车抓去!

“住手!”一声凄厉的尖叫炸响!方才还坐在纺车前、沉浸在女儿带来的喜悦与荣耀中的沈大娘,此刻如同一头被彻底激怒的母狮,瘦小的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她猛地从凳子上弹起,不顾一切地扑向纺车,张开双臂死死护住!动作太急太快,她甚至一头撞在沈大牛伸过来的胳膊上,踉跄着几乎跌倒,却依旧死死抱住那冰冷而珍贵的木架,像护着刚出生的幼崽。

“谁敢动我闺女的东西!”沈大娘抬起头,头发散乱,脸上泪痕未干,那双因常年操劳而浑浊的眼睛里,此刻却燃着从未有过的、豁出一切的火焰,死死瞪着里正,“这是我闺女的心血!是老天爷赏我们娘几个活路的指望!谁敢砸,就先把我这把老骨头砸碎!”

她瘦骨嶙峋的背脊挺得笔首,微微颤抖,却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堤坝。屋里屋外瞬间死寂,所有人都被沈大娘这不要命的架势震住了。沈大牛的手僵在半空,竟一时不敢落下。里正的脸彻底黑成了锅底,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就在这剑拔弩张、空气几乎凝固的时刻,一个带着浓重外地口音、略显油滑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

“哎哟喂!好热闹啊!各位父老乡亲,这是在演哪一出大戏呐?”

众人愕然回头。只见一个穿着崭新绸面夹袄、头戴瓜皮小帽的中年胖子,不知何时己挤到了人群最前面。他满面红光,一双精明的豆眼滴溜溜乱转,此刻正死死盯在沈大娘护住的那架纺车上,更准确地说,是盯在纺车旁堆着的那几匹刚刚织就、还带着温热的细棉布上。那布匹,纹理细密匀称,手感柔韧,在昏暗的茅屋里竟也泛着一层温润的柔光。

胖子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灼热,如同饿狼看见了鲜肉。他搓着手,脸上堆起十二分的笑容,径首越过僵持的里正几人,凑到沈大娘跟前,声音带着刻意压低的、却又足够让所有人听清的激动:

“这位大嫂,好手艺!真正的好手艺啊!这布…啧啧,这经纬,这匀净,这韧性…比县里‘万和祥’的上等棉布也不遑多让啊!”他伸出肥短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捻起布匹一角,对着门口透进来的光线仔细看了看,又用力搓了搓,脸上的喜色再也抑制不住,“好!好布!”

他猛地抬头,目光越过沈大娘,热切地投向站在母亲身后的沈穗穗,仿佛看到了稀世珍宝:“小姑娘,这布…是你家织的?有多少?我全要了!价钱好说!”他伸出三根胖乎乎的手指,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晃了晃,一字一顿,声音洪亮地砸进死寂的空气里:

“三十文!一匹!现钱结算!”

“嘶——!”

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骤然响起。三十文一匹!这价钱,足足是她们往日辛苦织出、卖给镇上布贩子的三倍还多!女人们的眼睛瞬间都红了,看向沈大娘护着的那架纺车和那几匹布的眼神,充满了赤裸裸的渴望与狂热。里正和他两个本家侄子的脸,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尤其是里正,他死死盯着那胖子商人,眼神阴鸷得如同毒蛇。

沈穗穗的心脏在胖子喊出“三十文”时猛地一跳,巨大的惊喜如同浪潮般拍打而来。然而,就在她目光下意识扫过那胖子商人堆满笑容的脸时,瞳孔骤然一缩!

胖子商人似乎觉得屋内光线太暗,正抬起袖子,似乎想擦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就在他抬臂的瞬间,那崭新的、滑不留手的绸缎袖口内侧,赫然用极细密的金线,绣着一小片繁复的纹样——几片层叠的鳞片,弧度锐利,带着一种古老而凛然的威势。

那纹样…穗穗的呼吸猛地一窒。她绝不会认错!在暴雨夜救下萧景珩时,从他贴身佩戴、沾满血污的玉佩上,她曾借着闪电的光芒,清清楚楚地看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鳞片形状!

龙鳞!前朝皇族秘而不宣的龙鳞暗纹!


    (http://www.xwcsw.com/book/GHFCEC-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