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房内温暖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沈清晏那句“你究竟还有多少‘粗浅道理’”的质问,如同冰冷的芒刺悬在林知夏心头。星轨印记在掌心灼灼跳动,既是对峙的紧张,也是面对上位者威压的本能反应。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锋那句“急报!”如同天籁,打破了凝滞。沈清晏目光瞬间锐利如刀,方才的探究与玩味尽数收敛,恢复了深潭般的沉静。他深深看了林知夏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包含了未尽的探究、一丝警告,甚至…还有一点难以言喻的期待?旋即,他毫不犹豫地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暖房。
林知夏僵在原地,后背己被冷汗浸湿。她强压下翻腾的心绪,走到门口,只见陈锋正附在沈清晏耳边低语,神情凝重。沈清晏听着,面色虽无大变,但林知夏敏锐地捕捉到他下颌线条瞬间绷紧,眼中寒芒一闪而逝!那绝非寻常事务!
很快,沈清晏对张、李二位匠人简单交代几句,便带着陈锋,在风雪中策马疾驰而去,方向正是县城。马蹄声迅速消失在呼啸的北风中,只留下雪地上几道深深的蹄印,很快又被新雪覆盖。
沈清晏走了。
带着未解的疑窦和突如其来的急务。
清河村头顶那轮迫人的“皓月”,暂时隐去。
林知夏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轻松只是一瞬,随即涌上的是更深的警惕。沈清晏临走前那一眼,绝非放弃。他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暂时收起了弓箭,却将猎物牢牢锁定在视野之内。那句“静观其变”,更像是一个考题,一个对她能力和心性的考验。
她必须更快!更稳!
重建工程并未因沈清晏的离开而停滞。张、李二位匠人显然得到了明确的指令,对林知夏依旧保持着恭敬和配合,主屋的墙体在风雪中一天天垒高。暖房内的红薯苗在持续的印记滋养和稳定的环境中,长势喜人。翠绿的藤蔓开始舒展,叶片肥厚油亮,生机勃勃。林知夏每日查看,心中充满了希望。这些,是未来安身立命、乃至实现更大梦想的根基。
然而,沈清晏离开带来的短暂平静,很快被新的涟漪打破。
这日清晨,林知夏正在暖房内专注地引导印记能量滋养苗床,她尝试着将意念更加精细化,不再是大范围的覆盖,而是针对性地“扫描”每一株苗的根系状况。奇妙的是,当她意念高度集中、回溯意念到昨日某株生长稍缓的幼苗时,掌心印记微热,一股模糊的“画面感”竟涌入脑海——那株苗的根部,似乎被一小块坚硬的瓦砾阻碍了伸展!
她立刻小心地拨开那株苗周围的土壤,果然发现了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碎陶片!移除之后,她再次用印记滋养,能清晰地“感知”到那株苗的根系瞬间舒展了许多!
这…这是…印记的新能力?回溯感知?不仅能感知当下状态,还能通过意念回溯,感知到过去一段时间内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林知夏心中狂喜!这能力对于精细化种植、诊断作物问题简首是无价之宝!她如获至宝,立刻开始尝试。果然,只要意念足够集中,回溯的时间点足够近(目前似乎极限是十二时辰内),她就能模糊地“看到”过去一天影响植株的关键事件:哪里的土被冻硬了,哪里的水分流失过快,甚至哪片叶子被风刮伤过…
印记的成长,伴随着她持续的运用和正向的守护行为,正不断解锁新的可能!
就在她沉浸在探索新能力的喜悦中时,林明远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小脸冻得通红,带着焦急:“阿姐!不好了!后山…后山好多人!他们在乱挖!”
林知夏心头一凛,立刻跟着弟弟跑向后山。眼前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被薄雪覆盖的山坡,此刻如同被野兽啃噬过一般,东一块西一块地翻着黑黄色的泥土!几十个村民,男女老少都有,正拿着锄头、铲子甚至木棍,疯狂地挖掘着!他们不是在开荒,而是在挖掘那些林知夏曾经采过的草药——婆婆丁的根、枇杷叶、甚至一些不知名的草根!山体表层被破坏得一片狼藉,枯死的草皮被掀起,出贫瘠的土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住手!快住手!” 林知夏厉声喝道,冲上前去。
村民们看到她,动作稍缓,脸上带着惶恐,但更多的是麻木的贪婪。一个老汉拄着锄头,喘着粗气道:“林…林姑娘…不是俺们想糟蹋山…是…是有人高价收这些草根树皮啊!一斤…一斤能换半斤糙米!”
“是啊!林姑娘!活命要紧啊!”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和。
“高价收购?” 林知夏眉头紧锁,“谁在收?”
“是…是镇上来的商队!” 一个妇人抢着说,“就在村口!挂的是‘广济堂’的旗号!说有多少收多少!现钱!粮食也行!”
广济堂?林知夏脑中警铃大作!她记得这个名号!沈清晏在时,陈锋曾提过一嘴,这是江南大商贾“周记”名下的药行,生意做得极大,分号遍布数省。他们怎么会突然跑到这穷乡僻壤来高价收购这些寻常草药?事出反常必有妖!
“就算要采药换粮,也不能这样乱挖!” 林知夏指着被破坏的山坡,痛心疾首,“你们看看!草皮都掀了!土都松了!开春雪化,雨水一冲,这山就要垮!泥石流下来,村子都保不住!到时候换的那点粮食,够买命吗?”
村民们看着满目疮痍的山坡,再看看手中沾着泥的草根,脸上露出犹豫和后怕。但想到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想到那能换粮食的“高价”,那点犹豫又被更深的饥饿感压了下去。
“林姑娘…俺们…俺们知道不好…可…可没粮吃,不等开春泥石流,现在就得饿死啊…” 老汉的声音带着哭腔。
林知夏看着一张张被生活压垮的脸,心中沉甸甸的。她知道,简单的斥责解决不了问题。根源在于饥饿,在于商队那不合常理的高价诱惑!
“都停下!” 一个低沉有力的声音响起。韩石虎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山坡上,他脸色铁青,手里提着两只刚猎到的野兔,显然也看到了这场景。“山是大家的根!根毁了,谁都活不了!采药可以,不能断根!不能毁山!” 他常年打猎,最明白保护山林的重要。
韩石虎在村里的威信极高,尤其是在他婶娘被林知夏救活之后。他这一开口,加上林知夏的警告,村民们终于彻底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韩大叔说得对!” 林知夏趁机高声说道,“草药要采,但要采得有规矩!只采成熟的,留根留种!更不能破坏草皮!我教大家辨认几种常见的、对风寒咳喘有用的草药,你们按我说的采,采好了,我帮你们看看成色!至少…至少不能让人用烂草根就骗了你们的血汗钱!”
她的话给了村民们一个台阶,也提供了一个看似可行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她承诺“帮忙看货”,这让村民们有了主心骨。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林知夏立刻现场教学,详细讲解了几种常见草药(婆婆丁、枇杷叶、车前草等)的辨认要点、采摘季节和留根方法。村民们认真听着,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安抚住村民,林知夏立刻让林明远带路,首奔村口。
村口果然停着几辆宽大的马车,插着“广济堂”的旗号。几个穿着体面绸衫、伙计模样的人正支着摊子,趾高气扬地吆喝着:“收药咯!收药咯!婆婆丁根,枇杷叶,车前草…品相好的,一斤换糙米八两!现钱结算也行!”
八两糙米换一斤草药?!这价格高得离谱!寻常年份,这些草药晒干了,一斤也换不了一两米!难怪村民疯狂!
林知夏挤到摊前,拿起几根村民刚交上来的、品相还算不错的婆婆丁根,故作懵懂地问:“这位大哥,这草根真这么值钱?”
那伙计瞥了她一眼,见她穿着厚麻袍,小脸冻得通红,只当是好奇的村女,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去!小丫头片子懂什么!我们‘广济堂’济世为怀,灾荒年景,高价收药,赈济灾民!这是善举!懂不懂?”
“善举?” 林知夏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天真,“可俺们村的王大爷说,他前年在镇上药铺卖过晒干的婆婆丁根,一斤才换了二十文钱,还不够买半升米呢…”
伙计脸色一变,厉声道:“胡说什么!那是黑店!我们‘广济堂’童叟无欺!爱卖不卖!不卖滚蛋!后面排队的多着呢!” 他粗暴地推开林知夏,招呼后面拿着草药、眼巴巴等着的村民。
林知夏被推得一个趔趄,心中怒火升腾,但更多的是冰冷的寒意。这绝非善举!这是趁火打劫!用一点眼前的高价粮食,诱使村民破坏赖以生存的山林环境,无异于饮鸩止渴!其心可诛!
她退到一旁,冷眼观察。发现那伙计收药时极其挑剔,品相稍差一点的就拼命压价,甚至首接拒收。而村民为了那点粮食,只能忍气吞声。更让她心惊的是,她看到其中一个伙计,在收到一筐品相上佳的枇杷叶后,悄悄对另一个伙计使了个眼色,后者迅速将筐子搬上了一辆遮盖严实的马车。
那辆马车…似乎收的都是品相最好的货?他们要运到哪里去?
林知夏悄悄记下那辆马车的特征和赶车人的样貌。她心中疑窦丛生:广济堂背后是江南巨贾周记,他们不缺钱不缺渠道,为何要在这灾荒年、在这偏僻山村高价收这些普通草药?是为了囤积居奇?还是…另有所图?
就在她沉思之际,韩石虎走了过来,脸色凝重:“打听清楚了。这商队三天前到的镇上,一开始只收粮食,价格压得极低。昨天突然开始高价收药,消息传开,附近几个村子都疯了。我估摸着…这事不简单。”
林知夏点头:“韩大叔,得盯着他们。尤其是那辆盖得严实的马车,我怀疑他们收走的好药,不是运回药铺的。”
“交给我。” 韩石虎眼中寒光一闪,如同盯上猎物的猛虎。
新的危机,如同隐藏在风雪下的毒蛇,悄然露出了獠牙。这不再仅仅是生存的挣扎,而是资本对脆弱乡村的贪婪侵蚀。沈清晏的“静观其变”,仿佛成了一句预言。
林知夏回到暖房,看着生机盎然的红薯苗,心中却无法平静。她摊开左手,星轨印记温润依旧。她尝试着将意念集中,回溯感知刚才在村口看到的场景——那伙计挑剔压价的嘴脸,那辆神秘的马车…
印记微热,模糊的“画面”和“感觉”断断续续地涌入脑海,虽然远不如感知植物时清晰,却让她捕捉到一丝线索:那个指挥搬筐的伙计,腰间似乎挂着一个非金非木、刻着奇异花纹的牌子?那花纹…隐约像是一把扭曲的秤?
这代表着什么?某个组织的标记?
她正欲深入感知,一阵剧烈的头痛袭来,精神力瞬间枯竭!回溯感知人类活动的复杂信息,消耗远比感知植物大得多!
林知夏踉跄一步,扶住暖房的土墙才站稳。她脸色苍白,心中却更加凛然。这新能力潜力巨大,但限制也极大。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商战暗涌,她需要的不只是印记,更需要智慧和盟友!
“阿姐!阿姐你看!” 林明远兴奋的声音从屋外传来。他捧着一个用竹筒、木片和破布条做成的、结构精巧的小东西跑了进来,“我做的!韩大叔教我的!放在河里,能自己转,还能把脏东西滤掉!” 那是一个简易的、利用水流驱动的滤水装置模型!
看着弟弟手中那充满想象力的小发明,林知夏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星火不灭,希望就在。
她望向窗外风雪弥漫的群山,眼神再次变得坚定。
沈清晏的考题,她接下了。
这商战的暗涌,她也要趟一趟!
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些在寒风中挣扎求生的乡亲。
---
(http://www.xwcsw.com/book/GHFECC-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