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百禄告庙桃尖红,内侍受欺膳食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8 章 百禄告庙桃尖红,内侍受欺膳食难

 

京察的风云,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在朝堂之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却并未过多地波及到深居东宫奉宸宫内的朱由检。

他依旧过着吃了睡、睡了吃的“神仙”日子,每日里最大的乐趣,便是暗中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默默地学习着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转眼间,便到了三月初五,正是朱由检降生百日的好日子。

按照大明的礼制,皇子皇孙降生百禄,乃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百禄”,即百日,寓意着新生儿己平安度过了最初的脆弱时期,也象征着多福多禄。

在这一天,按例需“告宗庙,牲醴如仪”,将皇孙平安度过百日之事,禀报给列祖列宗。这等庄严肃穆的差事,自然是由司礼监和礼部协同操办,与奉宸宫的刘淑女并无太多干系。

但在刘淑女心中,儿子的百日,却是一等一的大事。她虽然位份不高,不能像那些得宠的娘娘一般,大张旗鼓地为儿子操办盛大的庆典,但在这奉宸宫内,她也早早地便开始为朱由检的百日宴精心准备起来,希望能给儿子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也为他祈求一份平安顺遂。

这一日一大早,天还未大亮,刘淑女便起了身。她亲自服侍着朱由检,先是用温热的香汤为他净了身,然后小心翼翼地为他剃去了头上的胎发,只在头顶正中,留下了一小撮桃子形状的头发,这便是时下流行的“桃子头”,寓意着长寿安康。

刘淑女将剃下来的那些细软胎发,用一方红色的锦帕仔细包好,放在一旁。她准备等会儿将这些胎发与红绳一同编结起来,压在儿子的床底下,据说这样可以辟邪除秽,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这虽是些民间习俗,但在深宫之中,做母亲的,总是愿意为孩子多做一些,哪怕只是求个心安。

剃完了头发,朱由检那颗光溜溜的小脑袋,越发显得可爱。刘淑女看着,心中喜爱不己,忍不住在他额上轻轻亲了一下。

接着,她又对一旁的彩儿吩咐道:“彩儿,去将预备好的熟鸡蛋取来。”

“是,娘娘。”彩儿应声而去,不多时,便端着一个小巧的白瓷碟子走了进来,碟中盛着几颗剥得干干净净、圆润光滑的熟鸡蛋。

刘淑女取过一颗尚带着余温的熟鸡蛋,轻轻地在朱由检那的小脸蛋上滚动起来。一边滚,口中还一边念念有词,唱着一些祛除灾厄的童谣。这些童谣,大多是她幼时在闺中,听母亲和祖母唱过的,带着浓浓的江南水乡的韵味:

“鸡蛋滚滚,霉运走远;脸蛋光光,福气常伴。滚滚滚,滚去病魔灾殃;滚滚滚,滚来健康平安。桃子尖尖冲云霄,龙孙茁壮节节高!”

这便是明代一些地方婴儿百日时流行的“开面礼”,又称“滚脸”,取“脸面光洁,灾厄滚去”之意,也盼着孩子将来能有好相貌,好前程。

李明远被母亲用温热的鸡蛋在脸上滚来滚去,痒痒的,倒也还算舒服。他听着母亲口中那带着吴侬软语腔调的童谣,心中也泛起一丝莫名的暖意。虽然这些习俗在他看来有些迷信,但母亲这份深沉的爱意,却是实实在在的。

滚完了面,刘淑女又细细地为朱由检擦拭干净,这才将他交给一旁的乳母陆氏。她自己则开始张罗起今日的百日宴来。

刘淑女祖籍海州,家庭习俗里还是带有江南些许习俗,骨子里也带着几分江南女子的温婉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今日儿子的百日宴,她特意邀请了同住在奉宸宫内的傅选侍和李选侍一同前来庆贺。

这里的李选侍,乃是东宫之中另一位姓李的嫔妃,与那位骄纵跋扈的西李选侍并非一人,平日里与刘淑女倒也还算相处和睦。

“彩儿,”刘淑女一边整理着宴席上要用的器皿,一边问道,“小秦儿回来了没有?我一早便吩咐他去尚膳监那边,催促今日宴席上要用的几道特色菜肴,怎地这会儿还不见人影?”

宫中人员的饮食,一切都有定制,份例都是固定的。若是想额外添些什么特殊的菜式,或是要些时令的鲜果,那便需要自己“加钱”打点了。

刘淑女为了今日儿子的百日宴,特意让小秦儿一早便拿着些银两,去尚膳监那边预定了几道寓意吉祥的江南特色菜肴。

比如那道“糯米镶红枣”,红枣象征着早生贵子,糯米则寓意着团团圆圆,合起来便是期盼麒麟送子,多子多福。还有一道“清蒸鲥鱼”,鲥鱼乃是江南名贵鱼种,取其“时来运转”、“鱼跃龙门”之意。

更有“玲珑牡丹鲊”、“蟹酿橙”等几样精致小巧、寓意美好的菜式。这些菜肴,虽然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山珍海味,却也处处透着刘淑女这位江南母亲的巧思和对儿子的殷殷期盼。

彩儿闻言,连忙出去看了一眼,回来禀报道:“回娘娘,还未曾见到小秦儿回来呢。许是尚膳监那边今日事务繁忙,耽搁了些时候吧。”

刘淑女听了,眉头微微一蹙,但今日是儿子百日的好日子,她也不愿多生事端,便道:“罢了,再等等吧。想来误不了时辰。”

就在这时,乳母陆氏抱着己经穿戴一新的朱由检走了过来。只见朱由检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虎头鞋,鞋面是用大红色的苏缎精心绣制的,上面用金线勾勒出老虎的斑纹,虎眼则用了两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点缀,做得是活灵活现,威风凛凛。这虎头鞋,也是百日习俗之一,寓意着猛虎驱邪,护佑孩童平安。

陆氏看着怀中粉雕玉琢的小皇孙,只觉得怎么看怎么喜欢,忍不住夸赞道:“哎哟喂!娘娘您快瞧瞧咱们五殿下!穿上这虎头鞋,可真是精神!这眉眼,这鼻子,这小嘴儿,长得可真是俊俏!将来啊,定是个迷倒万千少女的美男子呢!而且啊,咱们五殿下这般聪慧伶俐,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娘娘,将来必定是个大孝子,也是个能成大事的栋梁之材!”

她这番话,说得是眉飞色舞,真心实意。在她看来,自己奶的这位小皇孙,那真是天底下最好、最聪明的孩子了!

刘淑女听了陆氏的夸赞,脸上也露出了骄傲而幸福的笑容。她伸出手,轻轻捏了捏朱由检肉嘟嘟的小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刘淑女抱着怀中穿着虎头鞋、更显娇憨可爱的儿子,心中虽然充满了为人母的喜悦与骄傲,但看着李明远,一股淡淡的乡愁,却也不经意间涌上了心头。

她突然想起了远在宫外的母亲徐氏。自打入宫,与家人便聚少离多,平日里只能通过下人的传话,得知一些零星的消息。今日是儿子百日的好日子,若是母亲能亲眼瞧瞧她这白白胖胖的外孙,该有多好啊!母亲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吧?

想到这里,刘淑女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也流露出几分黯然。

一旁的乳母陆氏,最是会察言观色。她见刘淑女脸上笑容微敛,眉宇间添了一丝愁绪,便连忙关切地问道:“娘娘,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莫不是因为小秦儿那孩子,还没回来,耽误了宴席,惹您不快了?”

刘淑女摇了摇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没什么,不关小秦儿的事。只是今日这般光景,忽然有些想念我娘了。若是她老人家能在此处,看看检儿这副模样,定会十分欢喜的。”

陆氏闻言,心中了然。这宫里的女人,哪个不是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平日里还好,一到这种逢年过节,或是孩子满月百日的喜庆日子,便最容易触动思乡之情。

她略微思索了一下,试探着对刘淑女说道:“娘娘既然如此思念老夫人,何不向小爷求个恩典,宣召老夫人入宫,与娘娘和五殿下见上一面呢?一来可以略解娘娘的思亲之苦,二来也让老夫人亲眼瞧瞧咱们五殿下这般玉雪可爱,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淑女听了陆氏这话,心中微微一动。将母亲接入宫中相见?这倒是个办法,因为明代是可以命妃嫔母亲宫中相见的,但那需要开恩才行。

但她很快便又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陆嬷嬷说笑了。这宫闱内外,规矩森严,哪里是说见就能见的?我如今只是个小小的淑女,位份低微,哪有这么大的脸面,敢向小爷提这等要求?莫说小爷不会应允,便是传了出去,怕是也要惹人非议,说我不懂规矩,恃宠而骄呢。”

她心中明白,陆氏这话,虽是好意,却也太过天真了些。这深宫之中,母女相见,谈何容易?除非是得了皇上或皇后特许,否则,便是想递个信儿出去,都得小心翼翼,几经周折。

不过,陆氏这个提议,却也在刘淑女心中,悄悄地埋下了一颗种子。她暗暗想道:眼下自然是不成的。但将来若是检儿能更得小爷的喜爱,若是自己的位份能再往上提一提,或许真有机会,能让母亲入宫,亲眼看看她的外孙呢?

这个念头,让她原本有些黯淡的心情,又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希望。

就在主仆二人各自想着心事的时候,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彩儿和小秦儿一前一后,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只见那小秦儿,一进殿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脑袋磕得“咚咚”作响,声音带着哭腔,大呼道:“娘娘恕罪!奴才……奴才该死!奴才没能办好娘娘交代的事情!求娘娘重重责罚!”

刘淑女见他这副模样,心中一沉,连忙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是尚膳监那边出了什么岔子?”

小秦儿这才抬起头来,一张小脸涨得通红,又是委屈又是气愤,抽抽噎噎地说道:“娘娘!尚膳监的那些人……他们……他们欺人太甚了!”

原来,小秦儿一早便奉了刘淑女的命令,带着足足二十五两的散碎银子,去了尚膳监,想请那里的管事太监,为今日五殿下的百日宴,添几道寓意吉祥的江南特色菜肴。

他记得清楚,之前他曾偷偷去打听过,尚膳监那边的一个小管事曾亲口应承,说只要银钱给得足,便是想吃龙肝凤髓,他们也能想法子弄来。

谁知今日,他将那二十五两银子恭恭敬敬地递上去之后,那管事太监先是满口答应,说一切好说。可等银子一到手,他便换了一副嘴脸,说什么今日宫中宴饮颇多,各处都要菜,好的食材早就被预订一空了。

刘淑女点的那些荤菜,诸如鲥鱼、螃蟹之类的,现在根本就买不到了,便是买到了,也因为“时节不对”、“运输艰难”等等缘由,价格翻了好几番,二十五两银子,根本不够看!

最终,那管事太监只答应给做几道寻常的素菜,说是己经尽力了。至于那二十五两银子,自然是分文不退,还美其名曰是“辛苦费”和“材料预订金”。

小秦儿据理力争,却被那管事太监手下的几个粗壮内侍一顿呵斥,说他一个小小的奉宸宫内侍,也敢在尚膳监的地盘上撒野,再敢多言半句,便将他捆了送到内官监去!

小秦儿无奈,只能揣着一肚子的气,空手而回。

刘淑女听了小秦儿这番哭诉,也是气得浑身发抖。她平日里虽然节俭,不常开小灶,但也知道这宫中膳食的一些门道。她本以为,自己拿出二十五两银子,虽不敢说能置办得多奢华,但添几道像样的菜肴,总是绰绰有余的。

要知道,在大明朝,寻常一个五口之家,若是有两个成年劳力和三个孩子,其一年的口粮开支,大约也就十两银子左右。若是再加上一些日常的油盐酱醋、衣物器具等开销,一年下来,有个三十二两银子,便己经能过得相当滋润了。

可如今,她这二十五两白花花的银子,到了尚膳监那些狗奴才的手里,竟然只够点几道素菜?!这不是明摆着欺负她人微言轻,中饱私囊吗?!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刘淑女气得嘴唇都在发抖,“这些狗仗人势的东西!平日里克扣各宫份例也就罢了,如今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讹诈!”

彩儿和陆氏在一旁听了,也是义愤填膺,纷纷咒骂尚膳监那些太监不是东西。

而躺在刘淑女怀中的李明远听了这番话,心中更是波涛汹涌。

他原以为,自己那个便宜老爹太子朱常洛,好歹也是个储君,自己作为他的儿子,虽然目前“小透明”了一些,但也不至于被人如此轻视。

可现在看来,这尚膳监的奴才们,结结实实地给他们上了一课啊!

连区区几道百日宴的菜肴,都能被他们如此刁难和讹诈,可见母亲刘淑女和自己这个“五皇子”在宫中的真实地位,究竟有多么不堪!

“这特么叫什么事儿啊!”李明远在心里疯狂吐槽,“这哪里是皇子皇孙该有的待遇?连个管厨房的都敢蹬鼻子上脸了!妈的,活的太憋屈了,看来,想在这宫里头活得有尊严,必须得有真正的权势才行!”

他默默地看着母亲那张因气愤而涨红的脸,心中暗暗发誓:尚膳监是吧?行,我记住你们了!等小爷我长大了,有的是机会跟你们好好算算这笔账!


    (http://www.xwcsw.com/book/GIGEFG-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