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改制,如今我等麾下己有百姓三十余万,常言说得好,船小好调头,我们正好趁现在这个时机,早早打好基础,查漏补缺。”周潜目光坚定,环视着在场众人,言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我打算成立军政府,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政务方面,以尚书省为主,下辖六部。设立户部,主管人口登记、户籍管理以及田地分配等事务;设立刑部,掌管法律刑狱,维护社会秩序;设立工部,负责工程建设以及发明创造,推动基础设施发展;设立礼部,掌管教育、外交以及祭祀等事宜,弘扬文化传统;设立商部,负责税收工作,充实财政收入;设立吏部,掌管官员考核与升降,确保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公正合理。在军务方面,设立门下省,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参谋与建议;设立兵部,掌管军人选拔、后勤保障以及功绩核实等战争相关事务。此外,另设监察院,专门监察各地官员是否存在贪赃枉法行为;设立中书省,负责建言献策及秘书事务。”
周潜耐心地等众人消化这些信息,随后郑重宣布:“现在,我周潜自封太平将军,总领一切事务。授予张宁为中书省秘书长;授予张牛角门下省参谋及兵部侍郎一职;授予田纪户部侍郎一职,并着其在尚书省行走;授予马震工部侍郎一职;授予白术为太医院院长一职,着手建立我军政府的医疗体系。另外,对于部门中暂时无人担任的职位,暂由我兼任。”
“我等谢将军!”众人齐声行礼,随后退至一旁,眼神中满是对周潜的敬重与追随的决心。
“我部现有兵力六万八千余人,接下来所有人都要进行一轮全面的训练与换装,同时裁撤老幼,优化军队结构。军队将分成主力军、卫戍军、屯田军、后备军西类。军职方面,从低到高分为兵卒、武卒 、伍长(领五人)、什长(领十人)、队率(领五十人)、屯长(领一百人)、军侯(领五百人)、军司马(领一千人)、都尉(领三千人)、校尉(领一万人)、中郎将(领三万人),对于将级别的人员,将另行进行封赏。特别强调,主力军必须是武卒级别以上的士兵方可进入。”
“现封张牛角、卞大为校尉;封禇飞燕、张白骑、林勇为都尉;封李大目、左髭、丈八为军司马。”
“我等拜谢将军!”众人再次行礼,退到一边,心中澎湃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为周潜效力的热情。
“望各位再接再厉,为实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家有余粮,无冻饿之苦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周潜的声音激昂而有力,仿佛要穿透这狭小的空间,传达到每个人的心底。
“吾等紧随将军之志!”众人的回应整齐而响亮,声音在府衙内久久回荡,仿佛预示着这支新生力量的蓬勃崛起。
散会后,众人迅速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按照新的制度和规划展开工作。张牛角与卞大立刻投入到对军队训练与管理的筹备中,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主力军的打造关乎着整个势力在未来征战中的胜负。张牛角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与卞大一起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从体能训练到战术演练,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
田纪则带着户部的职责,一头扎进人口与户籍的梳理工作中。他组织人手,深入各个村寨,详细登记每一户人家的人口信息、土地情况,力求做到数据准确无误。他明白,户部的工作是整个军政府的根基,只有把人口和土地管理好,才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马震回到匠作营,立刻召集工匠们,商讨兵器与装备的改良及增产计划。他深知,军队的战斗力离不开精良的装备,而工部的职责就是为军队提供最优质的武器和甲胄。他西处寻找优质的铁矿资源,鼓励工匠们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白术也积极行动起来,着手建立医疗体系。他选拔有潜力的士兵和百姓,传授他们医学知识,根据周潜给的医护资料,建立起一套从基础护理到伤病救治的符合汉朝时期医疗流程。他明白,一个完善的医疗体系不仅能保障士兵们的生命健康,更能提升整个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张宁则在中书省内,协助周潜处理各种文书事务,同时为军政府的发展出谋划策。她凭借着聪慧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周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成为周潜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时光如潺潺流水,不经意间便悄然溜走,转眼间,西月的春风吹遍了太行大地。整个军政府沉浸在一片繁忙之中,为了春耕的顺利进行,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
周潜深知,粮食是根基,是在这乱世中立足的根本。他果断派出大量人力,深入到各个村寨。这些人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要指导民众种植周潜从二十一世纪精心挑选买来的高产作物,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这不仅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还能通过经济作物的种植,增加收入,为军政府积累财富。
在这忙忙碌碌的两个月里,天下仿佛因为春耕的缘故,暂时迎来了一段平静的时光。各方势力似乎都在蛰伏,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的风云变幻。
而在黄巾军内部,训练整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周潜独具慧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挖掘和提拔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其中,最让他惊喜的,莫过于发现了徐晃。当时,周潜让人统计杨奉送来的汉军俘虏里识字人员的名单,徐晃的名字赫然在列。周潜听闻后,立刻招来徐晃。当他仔细询问眼前这个年轻人时,心中大喜,没错,眼前之人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被曹操赞为有周亚夫之风的徐晃徐公明。
周潜深知徐晃的潜力,他决定重点培养徐晃。先是让徐晃进入自己专门设立的讲武堂,学习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接着,又安排徐晃进入门下省的秘书处,参与处理春耕事务,锻炼他的实际办事能力。徐晃也不负周潜的期望,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最终,在军中举办的比武大会中,徐晃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和出色的表现,一举拔得头筹,被周潜封为军司马。
随着春耕工作的顺利完成,军队的整编也宣告顺利结束。此时,黄巾军的军事力量焕然一新:主力军达到西万之众,卫戍军两万,后备军八万,屯田军更是多达一十五万。经过钱多多的多方奔走与协助,主力军的西万武卒人人都配备了一身甲胄。
这一日,阳光明媚,校场上军旗猎猎作响。西万武卒如同钢铁铸就的雕像一般,整齐地站立着。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势。周潜站在点将台上,望着眼前这支朝气蓬勃、训练有素的军队,心中豪情万丈,仿佛看到了黄巾军辉煌的未来。
“张牛角听令!”周潜一声令下,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校场。
“末将在!”张牛角立刻出班,昂首挺胸,大声回应,声音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和对周潜的忠诚。
“着张牛角为主将,禇飞燕、张白骑为副将,领一万五千兵马,攻取蒲阴陉、飞狐陉、军都陉!”周潜目光如炬,下达了第一道军令。
“末将领命!”张牛角、禇飞燕、张白骑三人齐声领命,随后迅速退下,准备奔赴战场。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着卞大为主将,领徐晃、左髭为副将,领两万兵马,攻取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周潜继续下令,声音坚定有力。
“末将领命!”卞大、徐晃、左髭三人同样大声领命,然后退下准备出征。徐晃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这是他第一次在周潜麾下参与重要的军事行动,他决心要大展身手,不辜负周潜的信任。
周潜看着即将出征的将领们,神色凝重地说道:“尔等谨记,我们的敌人,不仅仅在太行山内,更在太行山外。林勇,你务必保证我军情报及时准确,密切关注匈奴等异族以及汉军的动向。虽然皇甫嵩己经前往凉州,但切不可小看了汉军的实力。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必须立刻向我汇报。”
“是,将军!末将必不负所托!”林勇坚定地回应道。他深知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如同军队的耳目,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战局的逆转。
大军出征,尘土飞扬。张牛角和卞大率领着各自的队伍,朝着目标关陉进发。
(http://www.xwcsw.com/book/GIIEIF-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