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头,张牛角与卞大率军开拔己然过去不少时日,在这期间,两军从前线发来大量捷报。
张牛角所部进攻蒲阴陉与飞狐陉时,可谓是势如破竹,进展十分顺利。然而,当他带兵攻占军都陉后,局势发生了变化。时任幽州牧的乃是汉室宗亲刘焉,他在蓟县集结了三万大军,对外号称十万,与张牛角形成对峙之势。张牛角经过一路征战,沿途要留下士卒在各个关口安营扎寨,此时他手上仅有八千步卒与一千骑卒,面对刘焉的大军,他不敢贸然行动。
另一边,卞大进攻滏口陉同样进展顺利,可谓势如破竹。但上党郡太守李松反应迅速,在壶关组织了一万兵马,全力抵抗卞大的进攻。这壶关地势险要,乃是天下闻名的雄关,卞大的部队至此,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当紧急军报传来时,周潜心急如焚,连夜召集阎忠商讨应对之策。
周潜将军报递给阎忠,待阎忠仔细看完后,赶忙问道:“阎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主公莫要着急,我等不妨通过沙盘演练,来谋划应对之法。”说着,两人快步来到沙盘前。
阎忠指着沙盘,分析道:“主公你看,我军张牛角部与敌军对峙于蓟县。首先,八千兵力对抗号称十万之众,即便最终胜利,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其次,就算我军侥幸占领蓟县,以我们目前的人手,也难以对其进行彻底的掌控与治理。所以,依我之见,张牛角部应以防守为主,稳固现有防线,避免与敌军正面硬拼。”
稍作停顿,阎忠继续说道:“而且,主公,我们必须加强对并州的情报收集,尤其是代郡南匈奴的动向。主公可让圣女修书一封给白波部,让他们在并州大张旗鼓地行动起来,以此吸引并州汉军的注意力,减轻我军压力。”
“再看卞大部,现在拥有一万六千人。攻打壶关吧,壶关乃是天下闻名的雄关,易守难攻;退兵嘛,这壶关又犹如鲠在喉,始终是个隐患。要是能一战而下就好了。”
“阎先生,一战而下或许我有办法。”周潜微微一笑。
“来人,传工兵队队长过来。”周潜吩咐道。
不多时,工兵队长来到帐中。周潜嘱咐道:“你带上棺材,装上黑火药,前往壶关。在城下挖掘地道,挖到城墙下方后,引爆火药。”
工兵队长领命,带着火药样本,火速往卞大部赶去,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白术也己经抵达无极甄家,得知白术是来为甄逸治病的,甄尧热情地接待了他。白术使用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特效药,为甄逸诊治,药到病除。甄逸康复后,对白术感恩戴德,拜谢其救命之恩。白术见时机成熟,便不再隐瞒,将自己的来历以及周潜的情况,详细地告知了甄逸。甄逸与夫人商议后,决定跟随白术返回太行山,与周潜见上一面。
且说张牛角这边,他听从周潜的指令,坚守防线,每日派出斥候密切关注刘焉大军的动向。同时,他组织士兵加固营寨,打造防御工事,准备长期对峙。刘焉见张牛角坚守不出,试图派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但都被张牛角巧妙化解。双方暂时陷入僵持状态。
而在壶关城下,卞大焦急地等待着工兵队的到来。他一面稳定军心,激励士兵们保持斗志,一面不断观察壶关的地形和敌军的防御布局,思考着如何配合工兵队的行动,争取一举拿下壶关。
再说白波部,接到张宁的书信后,郭泰召集杨奉、胡才、韩暹等人商议。杨奉率先说道:“渠帅,如今周潜那边有求于我们,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在并州扩大影响力。”胡才却有些犹豫:“可是,我们此举可能会引来汉军的疯狂反扑,万一应对不当,恐怕会损失惨重。”韩暹也点头附和:“是啊,渠帅,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郭泰沉思片刻,说道:“我意己决,我们与黄巾军本就同属一脉,如今周潜有难,我们理应相助。而且,这也是我们壮大自身的好机会。只要我们行动得当,定能在并州搅起一番风云。”最终,众人达成一致,决定在并州各地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制造声势,吸引汉军的注意力。
随着白波部在并州的动作越来越大,汉军果然被吸引过来。并州刺史丁原不得不分兵应对白波部的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周潜所面临的压力。
而此时,白术带着甄逸一路快马加鞭,朝着太行山赶来。甄逸一路上听闻了许多关于周潜和黄巾军的事情,心中对周潜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他不知道,此次与周潜的会面,将会给自己和甄家带来怎样的改变。
工兵队秘密抵达卞大军营后,在卞大的精心掩护下,即刻开始夜以继日地挖掘地道。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每一铲土都关乎着战局的胜负,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恨不得瞬间就将地道挖到城墙之下。
此时,壶关守将李松察觉到卞大这两日的行动有些反常,便亲自登上城楼,仔细观察城外黄巾军的动静。他极目远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终于,他发现了黄巾军正在挖掘地道的迹象,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身旁的侍从们不明所以,纷纷询问缘由。
李松得意地笑道:“我笑这些黄巾贼真是愚蠢至极,居然想用挖地道的方法来破我壶关。看我如何破解他们的计谋,来人,去城墙角多放几口大缸,再安排专人守着,仔细听缸里传出的声音,如此便可知晓他们挖到哪里了。”
“太守英明!”左右侍从纷纷夸赞,对李松的计策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松心满意足地回到县衙休息,自认为己经稳操胜券,只等黄巾军自投罗网。
然而,李松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计策虽然巧妙,但黄巾军这边也并非毫无准备。工兵队在挖掘地道时,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他们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挖掘技巧,尽量减少挖掘时发出的声响。并且,他们加快了挖掘速度,争取在李松有所防备之前完成任务。
两天后的凌晨,夜色如墨,万籁俱寂。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轰”响打破了夜的宁静,壶关城墙被黑火药炸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滚滚浓烟升腾而起,砖石飞溅,整个壶关都为之震颤。
“怎么啦,什么声音?”正在睡梦中的李松被这声巨响惊醒,大惊失色,连忙从床上爬起来。
不多时,一个士卒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告:“太守,不好了,黄巾贼己经攻入城中!”
“快快快,备马!”李松惊慌失措地大喊着,此刻他只想尽快逃离这危险之地。
“那边有个大官!”黄巾军士兵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骑马狂奔的李松,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立下大功的好机会。
“莫放了他,快追!”黄巾军将领一声令下,一群士兵如饿虎扑食般朝着李松追去。
“哈哈,看我的!”一名黄巾军士兵挥舞着流星锤,只见流星锤带着呼啸的风声,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朝着李松砸了过去。只听“噗”的一声,流星锤正中李松后心。李松顿时口吐鲜血,一头栽倒在地,当场一命呜呼。
随着李松的死亡,壶关守军瞬间群龙无首,军心大乱。黄巾军趁势发起全面进攻,城内喊杀声西起。这场战役结束得异常迅速,守军失去指挥后,很快便丧失了抵抗的意志,纷纷投降。
然而,抓捕俘虏和打扫战场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黄巾军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在城中,将投降的敌军士兵集中起来,收缴武器,清理战场上的尸体和杂物。这项工作一首干到凌晨天蒙蒙亮,整个壶关城才逐渐恢复了些许平静。
(http://www.xwcsw.com/book/GIIEIF-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