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在黄巾军内迅速传开,将士们听闻后,纷纷摩拳擦掌,对明日的攻城战充满期待。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为了开疆拓土,更是一次提升自己的难得机遇。
当晚,营地里灯火通明。各个营帐中,将领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明日攻城的策略。有的主张集中兵力,猛攻城门,认为只要突破城门,便可长驱首入;有的则建议先破坏城墙,削弱敌军的防御优势,再寻找突破口。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非凡。而普通士兵们也没闲着,他们仔细检查着手中的武器,反复擦拭着盾牌,为明日的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同时,他们在心中默默思考着,如果自己身处攻城一线,面对敌军的箭矢与刀枪,该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第二天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代县城下。黄巾军早早便己集结完毕,整齐的方阵中,士气高昂。周潜、田丰、贾诩等将领站在阵前,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城头。代县的守军也严阵以待,他们深知这场战斗的残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决绝。
“攻城开始!”随着周潜一声令下,激昂的号角声响起。第一波攻城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扛着沉重的云梯,向着城墙勇猛冲去。城头上,守军立刻发动攻击,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石块也纷纷砸向攻城的黄巾军。黄巾军士兵们毫不畏惧,他们一边举着盾牌抵挡,一边奋力向前。有的士兵不幸中箭倒下,但后面的人毫不犹豫地补上,继续冲锋。
云梯靠上城墙后,黄巾军士兵迅速攀爬。城上的守军则用长枪、刀剑刺向攀爬的士兵,试图将云梯推倒。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战况异常激烈。
第一波攻城结束后,虽然未能成功登上城墙,但黄巾军士兵们的英勇表现让周潜感到欣慰。他立刻下令第二波部队接替,继续攻城。同时,安排专人对第一波攻城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攻击的方式、敌军的防御重点、我方的伤亡情况等。
就这样,一波又一波的黄巾军轮流攻城。每一波进攻结束,周潜都会组织将领们迅速总结经验,调整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军对代县的攻击越来越有章法,城上的守军也渐渐感到吃力。
在攻城的同时,张白骑和阎行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张白骑带领的斥候部队凭借着敏锐的侦察能力,成功找到了多个鲜卑部落的位置,并迅速将情报传递给阎行。阎行得知后,立刻率领精锐骑兵,向着目标鲜卑部落疾驰而去。
鲜卑部落大多以游牧为生,营地相对分散。阎行深知这一特点,他将部队分成若干小队,从不同方向对鲜卑部落发动突袭。当阎行的骑兵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鲜卑部落营地时,鲜卑人毫无防备。一时间,喊杀声在草原上骤然响起,鲜卑人仓促应战,但在黄巾军精锐骑兵的猛烈攻击下,很快便陷入混乱。阎行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冲入敌阵,所到之处,鲜卑人纷纷倒地。经过一番激战,阎行成功攻占了几个鲜卑部落,缴获了大量的牛羊、马匹和财物,极大地削弱了鲜卑在代郡周边的势力。
“主公,张白骑将军来报,代郡范围内的鲜卑部落己经全部攻占,俘虏鲜卑人一万余。牛羊六万余头,战马六千余匹。”一名传令兵匆忙赶来,单膝跪地向周潜汇报。
“文和先生,左路军有消息来吗?”周潜转头询问贾诩。
“主公,左路军阴山地区还没有全部完成布防,由于缺乏骑兵,只能依寨而守,无法主动出击。”贾诩回复道。
“让张白骑,阎行两位将军把俘虏让人带过来,他们两个带兵去汉升将军处报到。”周潜迅速做出安排。
“是!”传令兵领命而去。
“三天了,攻城演练可以停止了,今日攻入城内。今日战事结束让所有参与者都写一份报告,每级参谋进行审查,总结后逐级上报审查。元皓先生,攻城规范这第一篇就由先生来写了,往后攻城不管胜利还是失败都要有这战后总结,好让后学者有理论依据。”周潜目光坚定地看向田丰。
“是!”田丰拱手领命。
随着周潜的一声令下,黄巾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经过三天的轮流攻城演练,黄巾军己经充分熟悉了代县守军的防御特点,制定出了更为有效的进攻策略。士兵们扛着云梯,推着攻城车,呐喊着向城墙冲去。城上的守军虽拼死抵抗,但面对黄巾军如潮水般的攻击,渐渐难以支撑。
攻城车猛烈地撞击着城门,发出沉闷的声响。在一次次撞击下,城门开始摇摇欲坠。与此同时,黄巾军士兵们在盾牌的掩护下,迅速将云梯靠上城墙,如敏捷的猿猴般攀爬而上。城上的守军不断用各种武器攻击攀爬的黄巾军,但黄巾军毫不退缩,前赴后继。
一名黄巾军小队长,身先士卒,率先爬上城墙。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左冲右突,为后续的战友开辟出一片空间。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黄巾军士兵登上城墙,与守军展开激烈的近身肉搏。一时间,城墙上刀光剑影,鲜血飞溅。
周潜站在阵前,密切关注着战局。看到黄巾军逐渐占据上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随着城门被攻破,黄巾军如洪流般涌入城内。代县守军见大势己去,纷纷投降。至此,代县被黄巾军成功攻克。
战斗结束后,黄巾军迅速清理战场,安抚百姓。周潜兑现承诺,让所有参与攻城的将士都撰写一份报告,详细描述自己在战斗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总结经验教训。各级参谋认真审查这些报告,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汇总,逐级上报。田丰则全身心投入到撰写攻城规范的工作中,他深知这份规范对于黄巾军未来攻城作战的重要性,力求写得详尽、准确。
(http://www.xwcsw.com/book/GIIEIF-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