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双胞胎儿子的出生与工作落实

字体:     护眼 关灯

113双胞胎儿子的出生与工作落实

 

周凡模拟了吴所长可能提出的任何刁钻问题,并准备了基于基础物理和工程逻辑的、令人信服的回答。这张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图纸,不仅仅是一份敲门砖,更是他对自己这大半年所学所思的一次系统性总结和升华。六月,骄阳似火。产房里,伴随着两声嘹亮的啼哭,周凡的两个儿子平安降生!看着襁褓中两个皱巴巴却充满生命力的小家伙,看着妻子疲惫却幸福的笑脸,周凡感到前所未有的圆满和力量。初为人父的责任感,如同最强劲的引擎,推动着他向前。

九月,秋高气爽,收获的季节。经过严格的笔试(对他而言轻松过关)和多轮面试(他沉稳、专业、对那张图纸的阐述滴水不漏),周凡终于收到了来自国家飞行动力研究所的录用通知!职位是助理工程师,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其中自己的岳父也使了不少劲,所以对岳父十分感激。报到那天,他被通知吴所长要亲自见见他。在所长简朴却堆满书籍和模型的办公室里,年近七旬、精神矍铄的吴老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拿起周凡提交的那份图纸复印件,指着其中一个关键改进点:“小周啊,你这个预冷器扰流片的非对称布局和梯度微孔设计…思路很新颖,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有没有考虑过在极端工况下,比如喘振瞬间,它的结构强度?”周凡心中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他深吸一口气,眼神清澈而自信,从流体边界层分离的控制,到热应力分布的模拟优化,再到所选高温合金的疲劳极限数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平实却首指核心。

周凡没有引用任何超越地球的理论,所有论证都基于公开的学术成果和工程实践。吴所长听着,严肃的脸上逐渐露出满意的神色,手指在图纸上轻轻敲击着。“嗯…基础很扎实,想法也够活。不浮躁,能沉下心来做这种基础性的优化思考,很好!” 吴老放下图纸,目光炯炯地看着周凡,“动力所的平台很大,项目很多,但根基都在于扎实的功底和持续的学习。

从助理做起,跟着项目组,把基础打牢,把所里的流程摸透。我相信,以你的悟性和这股钻研劲儿,会有大展拳脚的时候。欢迎加入!”走出所长办公室,秋日的阳光洒在研究所宽阔的道路上。周凡的心像被这阳光熨贴过一样,温暖而踏实。

助理工程师,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起点。他一首当助理工程师也好他就是喜欢这个工作,有大量的资料可以看,能接触到更多的航空材料知识,就是稳定,自己的空间秘密不会被暴露,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栋承载着无数航空人梦想的研究大楼,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妻子的支持、岳父的帮助、陈师傅的教导、吴所长的认可,还有那在摇篮中等待他回家的两个小生命…这一切,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周凡作为助理工程师主要是画图纸方向,国家飞行动力研究所的绘图室内,光线明亮而恒定。空气中弥漫着纸张、打印墨水以及精密仪器特有的洁净气息。周凡坐在宽大的工作台前,面前的超大高清显示器上,复杂的飞机气动外形线条正随着他手中压感笔的移动而流畅延伸、调整。作为助理工程师,他目前的核心任务就是协助课题组进行飞行器高空姿态下的气动阻力分析与流线型优化设计。这项工作极其精细且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

周凡需要处理海量的风洞实验数据、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从中识别出微小的涡流、分离区、压力分布异常点,这些都可能成为阻力的来源和潜在的结构疲劳点。

周凡的绘图不仅仅是勾勒形状,更是将抽象的物理规律转化为可视的工程语言。每一处翼型修型、每一个翼梢小翼的角度调整、甚至机腹微小的凸起优化,都经过反复的数值模拟验证。他负责将课题组讨论的优化方案,精确地转化为可供制造部门参考的工程图纸,标注上严格的公差和材料要求。

周凡深知,要想真正理解优化方案对飞行器整体性能的影响,就必须深入探究每一个细节。他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减阻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显著的燃油效率提升?新的气动载荷分布是否会对机翼根部的连接结构产生不可接受的应力?材料在高空低温、高速摩擦等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是否与新的设计相匹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周凡意识到他不能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与负责结构强度、材料性能、推进系统等各个方面的同事们紧密沟通。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才能确保设计变更的可行性,避免出现任何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幸运的是,周凡所在的课题组拥有几位经验丰富、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工程师导师。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设计规范,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周凡如何严谨地思考工程问题、如何在性能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及如何阅读和理解最前沿的学术论文。

每一次小组讨论,对于周凡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可以倾听导师们的见解和经验分享,与同事们一起探讨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周凡不断地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周凡所在研究所的工作节奏是紧凑而高效的。采用“三天集中工作(每天11小时以上)+两天休息”的模式。这种安排让周凡既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投入复杂的绘图和数据分析,又能有相对完整的休息日陪伴家人。

周凡家安在研究所旁边的高品质小区,步行只需十分钟。林婉儿任教的大学也在通勤舒适的距离内。这为周凡提供了难以估量的便利和支持。双胞胎儿子(取名周凌云、周凌霄,寄托着父亲对天空的向往)的到来,让这个家充满了忙碌而甜蜜的喧嚣。岳父林振国和岳母秦怡,成了这个家庭最坚实的后盾。两位老人精神矍铄,一人负责照料一个宝贝外孙,从喂奶、换尿布到逗弄玩耍,乐此不疲。

家里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手脚麻利的住家保姆李阿姨,负责一日三餐和日常家务。在老人和保姆的精心打理下,家里总是窗明几净,饭菜飘香,两个小家伙也被养得白白胖胖,咿呀学语。林婉儿下班回家,能立刻卸下教师的疲惫,投入到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中。周凡则能在高强度工作后,回到家就能拥抱妻儿,享受天伦之乐。这份妥帖安稳,是他能够心无旁骛追寻梦想的基石。


    (http://www.xwcsw.com/book/GJ0C0H-1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