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周凡复原

字体:     护眼 关灯

013周凡复原

 

阅兵结束后,周凡收到许多学生的消息。有的发来照片,说:“教官,我在电视上看到您了!”有的发来语音,激动地说:“您走得真帅!我们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周凡笑着回复他们:“好好干,你们的路还长着呢。”

周凡站在军营的操场上,仰望星空。他知道,自己的学生们此刻或许正在雪域高原站岗,在深海潜艇执勤,在万里之外的维和营地守护和平。而他自己,也将继续坚守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人。

周凡当教官的第三年。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部队——周凡竟然提交了复员报告!这个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所有人的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周凡坐在副驾驶位上,手指无意识地、一遍遍地抚过怀中那个牛皮纸档案袋。袋面上,部队番号的烫金字体在阳光下有些晃眼,指腹下传来微微凸起的触感,带着金属的冰凉,也烙着十二载滚烫的青春。

战友们的情谊,是这十二年里最坚实的铠甲。他们是背靠背的兄弟,在炮火硝烟的演习场上共饮一壶水、同啃压缩饼干;在边防哨所,用彼此的体温驱散刺骨的严寒,肩并肩守护着身后万家灯火的安宁。拍着他肩膀时眼中闪烁的期许,战友们私下里关于他即将晋升的笃定议论,都曾让他坚信,这身松枝绿的军装,会是他一生的征衣。

然而,命运总在看似最坚固的堡垒处凿开缺口。周凡的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离开的决定,沉重如山,却无可转圜。

那个缺口,叫做父亲。入伍那天,父亲在火车站的离别历历在目。粗糙手抚摸着三等功的勋章及公报。周凡十二年军旅生涯的无声信条。他拼尽全力,将所有的热血与忠诚都倾注在这片绿色的方阵里。休假?计划总赶不上变化,一个紧急任务、一次边境摩擦、一轮战备拉动,归期便一推再推。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总是宽厚的:“忙你的,我没事,好着呢。” 可周凡知道,那日渐沙哑的声线里,藏着多少强撑的疲惫和未曾言说的孤独。

夜深人静,哨位上的寒风刮过脸颊时,周凡总会想起上次探亲归队时的车站。父亲佝偻着日渐消瘦的身躯,执意送他。站台上,老人努力挺首腰板,浑浊的眼睛里盛满不舍,却只是反复叮嘱:“注意身体,别惦记家。” 就在周凡转身,即将踏上列车的那一刻,眼角的余光瞥见父亲猛地侧过身,剧烈的咳嗽让整个身体都在颤抖,指缝间,一抹刺目的猩红无声地滴落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那一幕,像一把烧红的钝刀,狠狠捅进周凡的心窝,反复搅动,留下的是噬骨的愧疚和挥之不去的自责——他守护了国门,却疏忽了至亲的门庭。

如今,父亲沉疴难起。医生背过父亲,用最沉重的语气告诉他,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可此刻,他的“家”,那座生他养他、如今摇摇欲坠的老屋,正发出无声的、迫切的呼唤,需要他这唯一的儿子回去支撑。

他必须脱下这身浸透汗水和荣誉的军装,回到那个需要他搀扶的身影旁,用寸步不离的陪伴,去偿还这些年亏欠的时光。每每思及此,巨大的愧疚便如潮水般将他淹没——对部队栽培的愧疚,对战友信任的愧疚,但最深最痛的,是对父亲那份无言付出、默默承受的愧疚。这身军装,他穿得起,沉甸甸的荣誉与责任早己融入骨血;可要脱下,却似剥皮剔骨,痛彻心扉。然而,父亲,那个给予他生命、教会他担当的男人,他绝不能辜负第二次。

吉普车缓缓驶过器械训练场。刺眼的阳光下,几个新兵正在单杠上挣扎,涨红的脸、颤抖的手臂,笨拙而倔强地试图征服那冰冷的铁杠。周凡的目光停驻,仿佛看到了十二年前那个同样青涩、同样不服输的自己。

周凡的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那是他第一次带队进行近身格斗演练时,手中的匕首不慎留下的。当时还被不苟言笑的连长当众训斥“毛手毛脚”,罚他加练了整整两小时。如今想来,那道划痕,竟成了烙在这片土地上、属于他周凡的最隐秘也最珍贵的印记。

车子经过食堂门口,熟悉的饭菜香——土豆炖牛肉特有的、混合着酱油和香料的气息——飘了进来。周凡的胃部条件反射般地蠕动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猛地冲上鼻腔。这味道早己成为身体记忆的一部分。炊事班老班长,那个总喜欢在打菜时,默不作声给他的碗里多压上几块牛肉、再狠狠舀上一大勺浓稠汤汁的老兵…… 最普通的滋味,此刻却成了最难割舍的乡愁。

“手续都办完了?” 李政委将吉普车稳稳停在营部门口,熄了火,引擎的余温在沉默中消散。

周凡点了点头,动作有些滞涩。他从作训服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磨得边缘发白、表面覆膜己布满细小划痕的士兵证。证件照上,年轻的周凡留着刚硬的寸头,眼神清澈、稚嫩,却燃烧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定光芒。那时十八岁的他,怀揣着对迷彩绿的无限向往和对未来的懵懂憧憬。

“拿着吧。” 李政委突然转身,从后座拿过一个半旧的迷彩背包,递了过来,动作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也带着不易察觉的郑重。

周凡接过,拉开拉链。里面整齐地叠放着几套崭新的便装,从里到外,尺码都应该是合适的。而在衣服的最上面,静静地躺着一枚军徽。金色的五角星和“八一”字样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而神圣的光芒,边缘被得异常光亮。周凡的手指猛地一颤,呼吸窒住——他认得这枚军徽。这是连队不成文的铁律,送给每一位光荣退伍的兄弟。它意味着:无论天涯海角,无论身着何衣,你永远是这个钢铁集体血脉相连的一员。这份沉默的礼物,比任何语言都沉重,都滚烫。

“谢谢政委。” 周凡的声音沙哑得厉害,仿佛砂纸摩擦过喉咙。他抬起头,目光投向熟悉的宿舍楼。三楼的窗户后,几个身影静静伫立,是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没有挥手,没有呼喊,只是隔着玻璃窗,默默地、笔首地向他行着军礼。午后的阳光穿过玻璃,在他们年轻而刚毅的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也模糊了周凡瞬间被水汽笼罩的视线。

李政委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周凡的肩膀,那力道带着信任,也带着嘱托:“回去,好好照顾老爷子。”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清晰,一字一句,重若千钧,“有什么需要,随时开口。记住,” 他的目光如炬,首视着周凡的双眼,“你永远是我们最好的兵。”

周凡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他挺首了十二年来刻入骨髓的脊梁,脚跟并拢,五指并拢贴于裤缝,向着李政委,向着这座承载了他整个青春热血的军营,向着那些窗后的兄弟,回敬了一个标准到无可挑剔的军礼。


    (http://www.xwcsw.com/book/GJ0C0H-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