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了方向,李响便一头扎进了“药膳”与“膏方”的研发之中。他深知,这东西不仅要有效,更要安全,而且口感也必须过关,毕竟是给一位年老体弱、食欲不振的病人食用的。
他首先在脑海中搜刮着所有与润肺止咳相关的食疗知识。梨,无疑是首选。中医常说秋梨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肺燥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蜂蜜,性平,味甘,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这两者结合,是经典的食疗组合。
“就从秋梨膏入手!”李响打定了主意。秋梨膏制作相对简单,主要原料也容易获得。
王家村附近的山上就有不少野生的山梨树,虽然个头不大,味道偏酸涩,但药用价值可能更高。蜂蜜,赵货郎那里就能买到,而且他能弄到品质不错的土蜂蜜。
李响将自己的想法和王大山、王二丫说了。王大山一听是要给钱老夫人做吃食,虽然有些疑虑,但见李响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只是用些寻常食材,便也点头同意了。王二丫更是积极,自告奋勇地要去山上采摘最新鲜的山梨。
很快,王二丫就带着几个村里的姑娘,挎着篮子,采回了满满几篮子青涩的山梨。这些山梨表皮粗糙,还带着山野的清香。
李响又从赵货郎那里高价购得了一罐色泽金黄、质地浓稠的上好土蜂蜜。此外,他还让王二丫找来了一些村里人常用的、据说有润肺效果的干百合,以及几块老姜去寒,还有少许据村里老人说能化痰的陈皮(虽然品质一般,但聊胜于无)。
万事俱备,王家的厨房,暂时成了李响的“制药工坊”。
他先将山梨仔细清洗干净,连皮带核一起切块,放入大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以及切好的姜片和陈皮、百合。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煮。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火候不能太大,否则容易糊锅;也不能太小,否则梨汁出不来。李响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灶台边,不时用木勺搅动,观察着锅内梨汁的变化。
王二丫在一旁帮忙添柴烧火,看着李响专注而认真的样子,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她发现,这个“失忆”的书生,似乎什么都懂一点,而且总能想出一些新奇的点子。
经过几个时辰的慢熬,锅中的山梨己经煮得稀烂,浓郁的梨香夹杂着淡淡的姜味和陈皮的清香,弥漫了整个院子。
接下来是过滤。李响找来干净的粗布,将煮烂的梨肉和汁水分开。他仔细地将梨肉包裹在粗布中,用力挤压,榨取出每一滴精华的梨汁。这个步骤很费力气,王铁柱也过来帮忙,他力气大,榨得更干。
滤出的梨汁呈现出浅褐色,散发着的香气。
然后,李响将这浓缩的梨汁倒回锅中,继续用小火慢慢熬煮,一边熬一边不停地搅拌,防止糊底。这个阶段更加考验耐心,需要将梨汁中的多余水分慢慢蒸发掉,使其变得更加浓稠。
当梨汁熬到呈现深褐色,质地变得像糖浆一样粘稠时,李响才熄了火。待其稍微冷却后,他将准备好的土蜂蜜缓缓加入,一边加一边搅拌,使其与梨膏充分融合。
蜂蜜的加入,不仅增加了甜度,中和了山梨的酸涩,更提升了秋梨膏的滋润功效。
最终,经过李响一整天的忙碌,一锅色泽棕黑透亮、质地醇厚、散发着清甜果香和蜜香的“特制秋梨膏”终于大功告成。
李响用干净的木勺舀起一点,尝了尝。入口是梨的清香和蜂蜜的甘甜,随后是淡淡的姜味和陈皮的回甘,口感细腻顺滑,咽下后喉咙感觉一阵清爽滋润。
“成了!”李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制作秋梨膏,但凭借着现代人对食材搭配和火候控制的理解,以及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成品的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王大山、王铁柱和王二丫也各自尝了一小口,都赞不绝口。
“真甜!还香!吃了喉咙里舒坦!”王铁柱咧嘴笑道。
王二丫细细品味着,小声说:“比外面卖的那些饴糖好吃多了,还有一股果子味儿。”
李响将熬好的秋梨膏小心翼翼地装进几个事先准备好的干净小陶罐里。这些陶罐是他特意让王铁匠帮忙找村里会做陶器的老人烧制的,虽然不甚精美,但清洗干净后也显得古朴雅致。
“李响兄弟,这东西……真的能治好钱老夫人的病?”王大山还是有些担心。
李响摇摇头:“老伯,这秋梨膏不是药,它只是一种用食物调养身体的方子,主要作用是润肺止咳,缓解症状。能不能治好病,还要看老夫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用药。但至少,这东西安全无害,而且味道不错,对于久病不愈、食欲不佳的老人来说,或许能起点作用,也能让钱三爷感受到我们的一份心意。”
他知道,这秋梨膏更多的是一块“敲门砖”。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敲门砖”送到钱三爷手中,并且要送得恰到好处,既不能显得唐突冒昧,又要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李响再次找到了赵货郎,将其中一小罐包装好的秋梨膏递给他。
“赵大哥,这是我用山梨和蜂蜜,依照古法熬制的一种膏滋,叫做‘秋梨润肺膏’,对于咳嗽、嗓子不适有些好处。我想……能不能请你帮忙,想个法子,将这个送给钱三爷,就说是一个乡野小子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对钱老夫人的病情有所助益。”
赵货郎看着手中精致的小陶罐,闻了闻从罐口溢出的一丝香甜气味,眼睛一亮。他知道李响不会无的放矢。
“李响兄弟,你这东西看起来不错。不过,首接送到钱三爷手上,恐怕不容易。他现在府上门槛都快被各路送医送药的人踏破了,寻常东西未必能入他的眼。”赵货郎面露难色。
李响沉吟道:“我知道首接送有难度。赵大哥,你人脉广,能不能想想办法,比如通过钱府里相熟的管事或者下人,先将这东西送到钱老夫人身边,让她老人家尝尝?如果她老人家觉得好,或许钱三爷自然就会知道了。”
他想的是,如果能让钱老夫人亲自体验到秋梨膏的好处,那比通过任何人的引荐都更有说服力。
赵货郎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嗯……这个法子或许可以试试。我认识钱府厨房采买的一个管事,跟他有些交情。回头我去找找他,看看能不能通过他把这秋梨膏送进去,就说是乡下孝敬老夫人的新鲜吃食。”
“那就太感谢赵大哥了!”李响心中稍定,“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赵货郎笑着摆摆手:“李响兄弟客气了,咱们是朋友嘛!我尽力而为。”
送走了赵货郎,李响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些忐忑。这步棋能不能走通,关系到他能否顺利搭上钱三爷这条线,也关系到王家村未来的发展。
他只能默默祈祷,希望这罐小小的秋梨膏,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http://www.xwcsw.com/book/GJHJIE-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