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宠妃17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7 章 宠妃17

 

慈寿宫

“不知这么晚了,太后唤朕前来所为何事?”景宁渡着步子走了进来,行了一礼,淡淡道。

太后眸光晦涩,声音刻意压抑着不满道:“你……你为何纳妃!”

景宁长身玉立,目光染上些许疑惑,反问“这不是太后希望的吗?”

“太后要朕册立白将军之女,您的外甥女为皇后,朕做了,你说后宫空虚,那朕便纳妃充盈,朕都是听太后的话,怎么如今反倒怪起朕来了?”

“哀家让你充盈后宫是多久之前的事儿了?”太后气急,险些维持不住表面的和平,“你为何要在这个时候纳妃?”

见此,景宁眸中闪过愉悦,心情颇好,“有何不可?这样后宫才热闹些,不是吗?”

“……”一时沉默,她想起前些日子召妹妹进宫,那日见到的白玉,那样一张脸,那样一个人!

如此颜色,我见犹怜。

叹息一声,她反而不再责问,只是语气莫名,道:“但愿你不会后悔”

“太后说笑了,夜深了,朕先告辞了,太后早些歇息吧!”

走出宫殿,景宁回头看了一眼,深暗的眼底充满了平静,“小秋子。”

“奴才在。”

狭长的凤眼缱绻,“从明日起,你便提前去椒房殿侍候吧。”

“奴才遵旨。”

……

天色微微破晓,沈策着一品命使官服,上绣大独朵花绕仙鹤花纹,腰配襄玉革带,头戴七梁朝官,捧着皇后冠服及凤冕,静静的矗立在白府门外,等待册封的吉时,等待仪式开始。

他早已习惯等待。

天色很早,可时间似乎很漫长又匆匆流逝。

他想起初遇,大街上的一见钟情。

他如今已有二十有一。

比他年幼的弟弟早已在老家成婚,与他同龄的幕僚家中也育有两子。

他起初只是在等白玉及笄,想着等着她长大了,不日就上门提亲。那时候以为,还有很多时间,他们会有一生,可以解开玉儿的心结。

后来,又等着她归来,三书六礼早备好在府中,他亲手猎了大雁,婚服拜请有名的绣娘绣了一年,他一直等着,想着白玉回京便立刻提亲。

他也曾想向皇上请求赐婚,却苦于不知白玉的心意就此搁置,书信寄了又寄,却无只言片语的回音,他想着等着玉儿归来,亲自求讨她的欢心。

又想起那一日山洞中,白玉依偎在他怀中,他思绪万千,唯恐日后相见渐难,却不想一语成谶,他们此后,竟只见了一面……

“大人……”听雨默默上前,扶了一下。

“我……是不是做错了?”在她的册封之日,行差踏错。

初遇便做错了,他不该以循序渐进为欺瞒的借口,花朝节便错了,他不该害她身陷囹圄,后面更是错了,他不该以为慢慢相处能解开他们的误会……

“大人……”听雨沉默片刻,大人只是站了太久,这段时日又郁结于心,“吉时快到了。”

沈策低头看着手中的冠冕,与他身上绯色官服仿佛相称,他忍不住幻想,陷入一种迷离的梦中。

吉时到,府门大开,白将军身着朝服向北方拜礼,请沈策入内。

女官忙接过沈策掌中匣盒,入后院为白玉佩戴宫中送来的首饰,更换皇后专用服。

沈策在殿外安静的等候着,看着白玉一步一步的朝自已走来。

华章玉姿,贵不可言。

他安静的看着她,宣读册文,再赐予她皇后典册。

看着她一步步入座,看着她接受官员的拜礼。

他跟着众人行礼,将此当做一拜礼。

直到最后,皇后由女官引领回闺阁,而他也需要回去复命。

离开的背影萧条落寞,仿佛失意之人,可怎么可能呢?

谁人不知如今沈大人官升一品,最是风头无两。

马车上,听风听着沈策压抑的咳嗽,忍不住道:“大人,天凉了,披件衣服吧?”

“咳咳咳”咳嗽愈发猛烈,一时半刻竟停不下来,直到最后咳出眼泪咳出一口血来。

“大人!大人……让奴去请太医吧。”

“嘘……”沈策仰着头靠着马车,眼尾泛起水色,眸子漆黑,仿佛化不开的浓雾,“噤声。今日吉日,不宜见血,此是为不吉,莫要给她……莫要给皇后带来不便。”

“是。”低头不再言语。

沈策依旧仰着头,抬手擦去唇边血迹。

突兀的、溢出笑,唇角笑着,眼角的泪珠却止不住的滴落。

从今往后,她是君后,他为君臣,红墙高耸深宫悠悠,此一生,唯见一面少一面。

如今黄粱梦醒,他应该放下的,就算不能,也万不该给她带去任何麻烦。

……

景宁负手立于金銮御座之上,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沧海龙腾的图案,凤眸微眯,薄唇苍白,孑然独立满身孤寂。

“水中月,镜中花。就先赏你一场水月镜花吧。”

是夜,相府。

南乔立于庭中,任由侍女为她披上外衫,她微微抬手,一片枯黄的叶落于掌心之上,“今夜月色很美。”

“是。”

“是个吉日。”南乔把玩着枯叶,最终还是向从小陪她至今,虽是主仆,却情谊深厚的心腹,问了出来,“你说,我这次是不是选错了?”

“小姐没有错,只是身不由已。”

“身不由已啊!”南乔轻笑着低下头,语气悲凉带着自嘲,“相府嫡女,高门贵女,却身不由已。这种话,恐外人都笑话。”

封妃的圣旨下来,不知南枝用了何种法子让父亲选择送她入宫为妃,若她再想要入宫为妃,相府二女争侍一夫的笑话便要名满京城了!

皇后身份尊贵,非寻常妇人轻易可见,若是想常伴皇后左右,除了入宫,她现在想不到第二条路啊。

可一府若出二妃,多可笑!

她的身份绝不允许她做出如此辱没门楣的事情,父亲,您可真是策无遗算啊!

封后大典,万民同贺,举国同喜。

是日早,内官于奉先殿陈设牲醴、祝帛毕,伺上偕皇后至。

文武百官俱身着朝服,于承天门外东西向立班迎候。

皇帝身着冠冕坐于朝堂之上。


    (http://www.xwcsw.com/book/IFEIDG-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
下午茶书屋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