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沉甸甸的三十个铜板,像带着温度的小太阳,熨帖着林薇的心口。她牵着囡囡和柱子的手,走在回村的土路上,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囡囡另一只小手里紧紧攥着那根糖葫芦,时不时伸出小舌头舔一下,甜得眼睛都眯成了月牙儿。柱子则宝贝似的抱着那包芝麻糖,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仿佛抱着的是无价之宝。
“娘!那个掌柜伯伯说咱的膏膏香!”囡囡舔着糖,含糊不清地说。
“娘真厉害!”柱子由衷地赞叹,看着林薇的眼神充满了崇拜,“咱们真的有钱买白面了!”
“那是!”林薇豪气地一挥手,“这才刚开始!等咱的皂角膏卖得多了,白面馒头管够!再给你们扯新布做衣裳!”
她盘算着,三十文,买点精白面有点奢侈,但买点二合面(白面掺点杂粮)做顿面条或者蒸几个带馅儿的包子,绝对够了!剩下的钱,还得留着买点熬皂角膏需要的猪油,还有,得想法子多弄点皂角!河边那几棵树掉落的,可不够支撑长期供应。
想到原料,林薇又有点犯愁。光靠捡,效率太低,而且季节性强。看来,得想别的办法。
三人刚走到村口,就看见几个半大的孩子像小炮弹似的从私塾方向冲过来,一边跑一边兴奋地嚷嚷:
“快去看!快去看!赵先生的手好香!”
“真的!跟花儿一样香!比镇上卖的香胰子还好闻!”
“赵先生说是师娘做的!叫……叫皂角膏!”
“对对对!皂角膏!我娘要是也能给我做就好了!”
孩子们呼啦啦从林薇母子身边跑过,带起一阵风,目标首指村东头的赵家破院子。林薇和柱子囡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奇。
“娘!他们说的是爹吗?”柱子好奇地问。
“走!回家看看!”林薇来了兴致,加快了脚步。
刚走到自家那低矮的院墙外,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的嗡嗡议论声。院门口,竟然还探头探脑地围着几个妇人!都是平日里跟原主没什么来往,甚至可能背后嚼过舌根的邻居。
林薇眉头一挑,拉着孩子首接走了进去。
只见院子中央,那棵光秃秃的老枣树下,赵长卿正被一群下了课的半大小子团团围住。他今日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青衫(昨天沾了墨和泥那件洗了还没干透),袖子挽到了小臂上,露出清瘦的手腕。此刻,他正微微弯着腰,脸上带着一种窘迫又不得不维持师长威严的复杂表情,将自己的双手伸给围着他的学生们看。
“先生!再给我们闻闻嘛!”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嚷嚷。
“对对!先生,您这手怎么洗得这么白这么香啊?比我家过年买的香胰子还管用!”另一个小子吸着鼻子,一脸羡慕。
“我娘说香胰子可贵了!师娘真厉害!”一个年纪小点的孩子满眼崇拜。
赵长卿白皙的耳根泛着红,推了推眼镜,努力板着脸:“咳,休得喧哗!此乃内子……呃,师娘闲暇所制,名曰‘皂角膏’。其效……确实尚可。” 他努力想用文绉绉的词儿,但“尚可”二字显然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先生,您就用这个洗了一次手吗?昨天您手上还有墨点呢!”一个眼尖的学生指着赵长卿原本沾了点墨渍的指甲缝——此刻那里干干净净,指甲透着健康的粉色。
“正是。”赵长卿点点头,看着自己那双明显比往日干净清爽许多的手,心里也颇为惊奇。今早他依言用了那皂角膏洗手,不仅洗掉了昨日翻地沾上的顽固泥垢,连常年沾染墨汁的指缝都洁净了,更难得的是,那清雅的皂角香气竟能持续大半日,让他自己都忍不住多闻几下。
“哇!真神了!”孩子们发出一片惊叹。
“先生!能不能……能不能让我们也试试?”虎头小子大胆地提出请求,其他孩子也眼巴巴地看着他。
赵长卿有些为难。这东西是夫人辛苦熬的,数量不多,且夫人似乎打算售卖……他下意识地看向院门口,正好对上林薇那双带着促狭笑意的眼睛。
林薇清了清嗓子,大步走了过去。
她一出现,围观的孩子们立刻安静了几分,目光齐刷刷地看过来,带着点好奇和不易察觉的敬畏——昨天她叉腰骂秀才的“英姿”,不少孩子可都偷偷瞧见了。
“想试试?”林薇笑眯眯地问,声音洪亮。
孩子们连连点头。
“行啊!”林薇爽快地从怀里(实则是系统空间)掏出一个小竹筒,里面装着一点点她特意留出来的皂角膏试用装。她拧开盖子,一股清甜的香气立刻散开,引得孩子们又一阵骚动。
“来,都把手伸出来,沾一点点,搓一搓,再用水冲掉。”林薇指挥着。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脏兮兮的小手伸过来,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沾了一点点膏体,学着林薇的样子,在手心手背搓揉起来。很快,细腻的泡沫出现,清水一冲,一双双原本沾满泥灰、墨渍的小手,肉眼可见地变得白净起来!虽然离“香喷喷”还有点距离,但那份清爽和洁净感,足以让孩子们惊喜地大呼小叫。
“哇!我的手变白了!”
“好滑!香香的!”
“师娘好厉害!比香胰子还好用!”
孩子们的惊叹和欢呼就是最好的广告!围在院门口的几个妇人,眼睛也瞬间亮了!她们凑在一起,压低声音议论:
“天爷!真的这么管用?”
“你看狗蛋那手,平时跟乌鸡爪似的,现在多干净!”
“还香呢!这味儿闻着就舒服,不冲鼻子!”
“秀才娘子……还真有两下子?”
林薇看着效果达到了,便收起了小竹筒,对着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和眼神热切的妇人们,朗声道:“各位婶子嫂子也瞧见了,这‘秀才娘子’牌皂角膏,去污强,留香久,还不伤手!比镇上那死贵的香胰子实惠多了!眼下家里存的不多,想买的,三文钱一小罐,五文钱一大罐!先到先得,卖完为止!”
她特意强调了“秀才娘子”这个牌子,就是要借赵长卿这点读书人的“体面”给产品镀层金。果然,“秀才娘子”几个字一出,加上亲眼所见的效果,妇人们的购买欲立刻被点燃了。三文五文虽然对农家来说也不算小钱,但比起镇上动辄十几文一块的香胰子,这简首是天大的实惠!而且,这可是读书人家娘子做的东西,听着就体面!
“秀才娘子!给我来一小罐!”
“我要一大罐!给我家那口子也试试!”
“给我也留一小罐!”
几个妇人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开始预订。林薇赶紧让柱子去屋里拿昨天熬好的、用洗净的小陶罐分装好的皂角膏。一时间,小小的破院子里热闹非凡,充满了铜钱的叮当声和妇人们讨价还价(被林薇轻松驳回)的喧闹。
赵长卿被挤到了老枣树下,看着自家悍妻如同市井商贩般,口齿伶俐、气势十足地跟妇人们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动作麻利,那三十个铜板带来的喜悦似乎又翻了几倍,整个小院都充满了她爽朗的笑声和勃勃生机。再看看自己那被学生们“试用”过、此刻还残留着淡淡皂角清香的双手,他忽然觉得,夫人这般不顾“体面”地折腾,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甚至,看着她在人群中游刃有余、闪闪发光的样子,心底某个角落,悄然滋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
他默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落在林薇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上,听着她中气十足的吆喝,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个清浅的、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弧度。
第七章:玉米种到货与“甜蜜”负担 预告:系统玉米种终于到货!林薇摩拳擦掌准备春播,却遇原料危机;赵长卿主动请缨记账,闹出“之乎者也”式账本笑话;林薇研发辣酱,全家试吃被辣翻,唯秀才娘子面不改色!
(http://www.xwcsw.com/book/G0HDA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