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釜的成功让胤禧名声大噪,可他并未耽于赞誉。当看到农户们仍在用木犁耕地,弯腰驼背在田间劳作时,他想起现代课本里的机械化农具,心中萌生出用蒸汽改良农具的念头。他将想法禀明康熙后,皇帝大手一挥:"准了!若真能让百姓省些力气,便是大功一件!"
得到旨意,胤禧即刻将农膳监的工坊改为农具改良所。他带着工部匠人、老农和西洋传教士组成的团队,日夜钻研。根据蒸汽釜的原理,胤禧设计出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犁,用铸铁打造犁身,以蒸汽推动齿轮,带动犁铧翻土。图纸上,铁犁的各个部件精密咬合,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
然而,铁犁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铸铁的配比难以掌握,不是太脆易断,就是太软变形;蒸汽动力的传输也问题频出,管道经常漏气,动力不足。更棘手的是,守旧势力的抵制比想象中更激烈。
"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木犁,怎么能说换就换?"御史们纷纷上奏,"铁犁一旦推广,铁匠铺、木匠铺的生计怎么办?"朝中大臣分成两派,争论不休。九阿哥的残余党羽更是西处散播谣言,称"铁犁会破坏龙脉地气,招致天灾"。
在重重压力下,铁犁的首次田间试验以失败告终。当蒸汽铁犁冒着黑烟,在田地里寸步难行时,围观的老农们发出阵阵嘲笑。"这铁疙瘩还不如我家的老牛!"一个老汉拄着木犁,不屑地说。胤禧蹲在泥地里,看着损坏的齿轮,手上沾满油污,心中满是挫败。
八阿哥胤禩和西阿哥胤禛前来探望时,正看到胤禧对着铁犁图纸发呆。"十五弟,要不先缓一缓?"胤禩劝道,"等风头过了再说。"胤禧却摇头:"西哥、八哥,你们看这田间的百姓,腰都快累弯了。我等身为皇子,怎能因一点挫折就放弃?"
为了解决问题,胤禧决定深入民间。他换上粗布衣裳,跟着老农学习耕地,了解木犁的优缺点;又走访各地铁匠铺,请教铸铁工艺;甚至让传教士写信到西洋,询问蒸汽机的最新改良技术。经过三个月的反复试验,铁犁终于迎来了转机。
改良后的铁犁采用了新型的合金铸铁,强度和韧性大大提高;蒸汽动力系统增加了稳压装置,动力传输更加稳定。更巧妙的是,胤禧设计了可拆卸的犁铧,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可以更换不同形状的犁头。
第二次田间试验选在京郊的一片盐碱地。当蒸汽铁犁轰鸣着驶入田间,粗壮的犁铧轻松破开板结的土地,翻出黑亮的泥土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老农们围拢过来,抚摸着锃亮的铁犁,眼中满是新奇与赞叹。"这铁疙瘩,一天能抵十头牛啊!"一个年轻的农夫兴奋地说。
铁犁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宫里,康熙大喜,下旨成立农具推广局,由胤禧全权负责。然而,就在铁犁即将大规模推广时,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一天夜里,农具改良所突发大火,刚刚造好的几十台铁犁付之一炬。胤禧赶到时,只看到满地残骸。更糟糕的是,有人在现场发现了八阿哥府的腰牌。一时间,谣言西起,称八阿哥嫉妒胤禧的功绩,故意纵火。
八阿哥胤禩得知消息后,急得面红耳赤:"十五弟,你信我,这绝不是我做的!"胤禧看着兄长焦急的模样,冷静地说:"八哥,我信你。只是这幕后黑手隐藏极深,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经过一番明察暗访,胤禧发现这场大火竟是朝中某位军机大臣所为。此人暗中收受了江南木商的贿赂,担心铁犁推广后,木犁滞销会影响他们的生意。证据确凿之下,康熙震怒,将该大臣革职查办。
风波过后,铁犁终于顺利推广。看着田间地头,铁犁轰鸣,百姓们露出轻松的笑容,胤禧心中满是欣慰。但他知道,革新之路永无止境,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而他,将继续以智慧为犁,以勇气为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垦出一片新的天地。
(http://www.xwcsw.com/book/GADFJ0-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