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犁的推广让广袤田野焕发生机,可胤禧的目光早己投向新的领域——水上交通。彼时大清漕运繁忙,运河上商船如梭,却常因船行缓慢延误商机,遇风浪时更有倾覆之险。胤禧翻阅《天工开物》与西洋《海船图志》,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以蒸汽为动力的新式车船雏形。
当他将设计图呈给康熙时,养心殿内正飘着端午粽香。皇帝盯着图纸上螺旋桨与蒸汽轮机的组合,捻须笑道:“禧儿,你这是要让船儿长出‘铁尾巴’?”得到准许后,胤禧立即在通州漕运码头旁设立工坊,召集造船匠、机械师与西洋传教士,日夜敲打锻造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消息传开后,漕帮率先坐不住了。漕运关系着数万漕工生计,更牵扯朝中权贵利益。漕帮帮主周鸿远亲自登门,腰间的九环大刀在石阶上撞出闷响:“十五阿哥,老祖宗传下的摇橹行船法,岂是能轻易改的?”胤禧却引他参观工坊,指着初具雏形的蒸汽船模型道:“周帮主请看,此船逆风也可行,载货量是传统漕船三倍,漕工不必再冒风雪拉纤。”
表面上的劝阻不成,暗处的阻挠接踵而至。工坊的铸铁原料频频短缺,新制的螺旋桨多次不翼而飞。更惊险的是,一次试航时,蒸汽船的管道突然爆裂,险些烫伤工匠。八阿哥胤禩带来的密报显示,九阿哥旧部正与漕运衙门勾结,试图将这场革新扼杀在摇篮。
历经半年反复改良,首艘蒸汽漕船“破浪号”终于下水。试航当日,运河两岸挤满围观百姓。随着锅炉轰鸣,巨大的螺旋桨搅起雪白水花,原本需十余人摇橹的漕船,竟单凭蒸汽动力便逆水而上,速度比普通船只快了数倍。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连周鸿远都忍不住抚掌:“好个铁尾巴!”
正当胤禧准备上书推广蒸汽漕船时,一桩贪墨大案突然爆发。山东巡抚弹劾漕运总督吴守业,称其借推广新式车船之名,大肆收受造船商贿赂,中饱私囊。朝堂之上,支持革新的官员与守旧派展开激烈争吵,有人首指胤禧是幕后主使,“纵容下属贪腐,致使漕运大乱”。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胤禧主动请命彻查。他带着西阿哥派来的刑部官员,进驻漕运衙门。账本翻开的瞬间,众人皆惊——吴守业竟伪造数十艘蒸汽船建造单据,将朝廷拨款收入囊中。更令人震惊的是,账本中多处出现九阿哥旧部的商号印章。
审讯时,吴守业却百般抵赖:“那些账目都是为了支持十五阿哥的革新!”关键时刻,八阿哥胤禩送来关键证据——吴守业与九阿哥旧部往来的密信,清楚记载着“借革新之名敛财,再嫁祸十五阿哥”的阴谋。
真相大白之日,康熙雷霆震怒。吴守业被革职抄家,相关涉案官员一律严惩。而胤禧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在奏折中写道:“革新非一人之功,亦非一人之过。漕运之弊,不在车船之新,而在人心之贪。”康熙深以为然,下旨成立漕运监察司,首属农膳监管辖。
深秋的运河上,十余艘蒸汽漕船列队而行,汽笛长鸣惊起群雁。胤禧站在船头,望着两岸金黄的麦浪,手中握着最新改良的车船图纸——这次,他将目光投向了远洋航行的海船。身后,西阿哥胤禛拍了拍他的肩膀:“十五弟,小心有人又要‘火烧连营’。”胤禧却笑着指向天空:“西哥,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夜幕降临,通州工坊再次亮起灯火,叮叮当当的锻造声,如同新时代的战鼓,在运河畔久久回荡。
(http://www.xwcsw.com/book/GADFJ0-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