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的白大褂袖口沾着靛蓝色的颜料,第 11 次用滴管调整香水瓶的标签位置 —— 距离发布会还有 13 小时,而主视觉背景墙的光伏板突然被海关扣了,理由是 “涉嫌走私电子元件”。
“叶蓁蓁的律师刚才发来函,说我们盗用她的‘光伏概念’。”Léa 把咖啡杯重重放在工作台上,瓷杯边缘的缺口磕掉一小块,“她昨晚在社交网络发了张草图,日期标注是三个月前,和我们的背景墙设计几乎一样。”
苏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对比图,指尖的颜料蹭在键盘上,靛蓝色的痕迹像条小蛇。三个月前她在肯尼亚考察香料,沈嘉宁的光伏板项目工地上,那些倾斜的蓝色面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当时拍的照片还存在手机里,日期清晰地显示着比叶蓁蓁的草图早 27 天。
工作室的门被推开,穿工装服的男人扛着卷帆布进来,安全帽上的 “西贡港” 字样还沾着海水。“林小姐让我送来的,说应急用。” 他展开帆布,上面印着的牛仔裤后袋刺绣,飞天的飘带在云端形成的结,和她香水瓶标签上的图案完美契合,“这是用回收塑料做的,防水防火,还能投影。”
苏晚突然想起三天前在香港画廊看到的 —— 叶蓁蓁展出的 “新中式” 服装,后腰的拉链位置画着红色的叉,旁边标注的尺寸,正好是她设计的香水瓶首径。当时她还在心里骂 “小家子气”,此刻却摸着帆布上的刺绣,指尖传来的粗糙质感,和她用的新疆长绒棉标签纸惊人地相似。
“Léa,把‘沙漠之光’的样品拿来。” 苏晚突然转身,香水瓶的喷头对着帆布轻轻一按,清冽的木质香混着皮革味在空气中散开,帆布上的飞天图案竟在香气中微微发亮,“你看,这才是真正的融合。”
手机在工作台上震动,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视频:叶蓁蓁在香港的工作室里,指挥工人把一批香水瓶标签塞进碎纸机,那些标签上的光伏板图案,和苏晚的设计只有细微的差别。发件人显示 “敦煌”,是林薇的备注名。
“有意思。” 苏晚把视频转发给沈嘉宁,附带消息,“看来有人比我们更急着销毁证据。” 她拿起帆布边缘的吊牌,上面印着的代工厂名称,正是她合作的那家法国工厂,地址旁边用铅笔写着个极小的 “TW”,像根细刺扎进指腹。
发布会现场的灯光突然暗了,技术总监举着对讲机大喊:“电力系统出问题了!备用发电机启动不了!” 苏晚冲出工作室,看到叶蓁蓁站在应急灯的光晕里,手里把玩着个 U 盘,指甲上的红色指甲油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苏小姐,看来你的发布会要泡汤了。” 叶蓁蓁的声音带着刻意的甜腻,“我早就说过,搞艺术的不该碰工业设计。” 她晃了晃 U 盘,“你的电力系统密码,可是我花大价钱买来的。”
苏晚突然笑出声,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个香水瓶形状的 U 盘:“你说的是这个吗?” 她把 U 盘插进控制台,屏幕上立刻跳出叶蓁蓁和越南工厂老板的聊天记录,“我的技术总监,是沈嘉宁介绍的,以前在以色列做网络安全。”
应急灯突然熄灭,全场陷入一片黑暗。但几秒钟后,帆布背景墙突然亮起,光伏板的图案在黑暗中发出柔和的蓝光,把飞天的影子投射在天花板上。“这是林小姐的备用方案。” 苏晚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用的是她工厂的太阳能充电宝,续航 12 小时。”
掌声雷动中,苏晚看着缓缓升起的主舞台,沈嘉宁和林薇并肩站在那里,一个穿香奈儿套装,一个穿工装服,却有种奇异的和谐。她突然想起祖父说的 “道在瓦甓”—— 真正的艺术,不在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就像这牛仔裤上的刺绣和香水瓶上的标签,看似平凡,却藏着无数匠人的心血。
发布会结束后,三人坐在后台的折叠椅上,分食着 Léa 带来的法棍。苏晚的白大褂、沈嘉宁的套装、林薇的工装服堆在旁边的箱子里,布料的摩擦声像首奇特的交响曲。
“叶蓁蓁的律师刚才来电话,说愿意庭外和解。” 沈嘉宁咬了口法棍,“她的投资方撤资了,还牵扯出 JPEX 的洗钱案,现在自顾不暇。”
林薇的手机突然震动,是越南工厂发来的照片:新生产的牛仔裤后袋上,飞天的飘带缠绕着光伏板的图案,标签上清晰地印着 “Made in a”。“他们说,以后所有拉链都用大陆产的,还想申请敦煌纹样的独家授权。”
苏晚看着照片,突然想起自己设计的 “沙漠之光” 香水,前调是迪拜的没药,中调是新疆的薰衣草,后调是非洲的乳香。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元素,在瓶子里却融合成独特的味道,就像她们三个 —— 深圳的供应链、香港的金融、巴黎的艺术,最终在这场闹剧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工作室的窗外,巴黎的晨光正透过香榭丽舍大街的梧桐叶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晚拿起桌上的香水瓶,对着光看里面的液体,那些微小的气泡缓缓上升,像无数个正在孕育的希望。她突然明白,那些看似割裂的世界,其实都被同一条看不见的线连在一起,就像这香水的前调与后调,最终会在空气中融合成独特的味道。
(http://www.xwcsw.com/book/GHFAJJ-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xwcsw.com